根據國常會要求,人民銀行新設科技創新再貸款。
4月28日,央行宣布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撬動社會資金促進科技創新,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
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按季度發放。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共21家金融機構,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業貸款本金60%提供資金支持。
對于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的目的,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人民銀行通過科技創新再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科技企業發放貸款,撬動社會資金促進科技創新。”
2000億額度、利率1.75%
再貸款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長期以來在調節貨幣總量、優化信貸結構以及支持金融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由于它是中央銀行貸款給商業銀行,再由商業銀行貸給普通客戶的資金,所以稱為“再貸款”。
2013年,央行根據再貸款功能定位的不同,將再貸款類型調整為四類,包括流動性再貸款、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金融穩定再貸款、專項政策性再貸款。
而此次“科技創新再貸款”則是央行設立的再貸款種類之一,也可歸為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
央行表示,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
發放對象上,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共21家金融機構。同時,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業貸款本金60%提供資金支持。
在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范圍上,據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科技企業,優先支持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關鍵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及上下游關鍵配套企業、參與組建創新基地平臺企業以及國家級科技園區內企業。
“具體支持的科技企業分別按照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現行標準認定,并由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國家科技創新創業數據平臺、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等渠道向金融機構推送。”該負責人稱。
為何央行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呢?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記者分析稱,與傳統行業不同,高新科技領域周期長(尤其是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領域)且失敗概率較高。而之前互聯網等領域的風投資金對于長周期企業容忍度非常低,導致被投企業很難按正常的速度和邏輯去進行相關的創新和研發。事實上,這也變相降低了科技創新企業的成功概率。
“在這種背景下,央行推出科技創新再貸款,對于已經被驗證(之前獲得過融資的企業)的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大大緩解其資金壓力,同時為這些企業省下大量時間和精力,讓其能夠更專注于研發核心業務等領域,從而提升整體的成功率。” 安光勇表示。
目前,相關企業可向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21家金融機構申請科技創新再貸款。
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
自2020年以來,央行再貸款工具不斷豐富,不僅有支農支小再貸款和碳減排支持工具,還有新設的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
4月18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中介紹到,今年以來加大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兩項減碳工具,加快1000億再貸款投放交通物流領域,創設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400億元普惠養老再貸款,預計帶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多增1萬億元。
與此同時,在4月26日,央行曾發表評論表示,將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儲能,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和民航專項再貸款。
可以預見的是,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再貸款為主的結構性貨幣政策成為主要發力點。
之所以采用再貸款工具,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是因為年初以來,我國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部分行業企業經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國內需要采取有針對性政策,紓困助企,促進經濟加快恢復,但又要避免過度、過泛政策帶來潛在負面影響。“因此,國內采取總量與結構工具配合,在確保總量政策平穩增長,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提升政策精準質效,再貸款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結構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設立的科技創新再貸款,從具體的實施方式上來看,亦是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按季度發放,按照支持范圍內且期限6個月及以上科技企業貸款本金的60%提供科技創新再貸款資金支持。
對于“先貸后借”的方式,周茂華指出,此舉可以產生一定的杠桿效應。以科技創新再貸款為例,央行可以用60%的資金來撬動銀行40%的信貸資金,再加上貨幣創造機制,再貸款工具因而具備了杠桿效應。
“再貸款可以發揮其定向直達的政策優勢,加大對特定行業的支持力度。” 周茂華補充到:“通過再貸款具有低成本優點,有助于激勵銀行放貸,定向精準支持科技創新中小企業,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加快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對穩就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等具有積極作用。”
此外,央行有關負責人強調,自2022年4月1日起,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向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發放貸款后,于次季度第一個月向人民銀行申請科技創新再貸款資金。對于符合條件的貸款,人民銀行提供科技創新再貸款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