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體內紅細胞的生成和破壞兩者之間失去平衡所致,是較為常見的一組病征,多發(fā)于兒童,那么造成兒童貧血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體內貯鐵量不足
體內貯鐵量不足的現象一般出現在嬰兒時期,是由于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缺鐵性貧血且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導致嬰兒從母體吸收的鐵元素較少,從而出現嬰兒剛出生就患有缺鐵性貧血,此外,早產或雙胞胎嬰兒出生體重過低也會導致新生兒貯鐵量的情況。
2.生長發(fā)育過快
當兒童生長發(fā)育較快時血容量也會增加,從而對鐵的需求量也會不斷升高,若需求量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很容易會出現貧血的現象,一般嬰兒一歲時的體重能增加至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能增加至5~6倍,因此嬰兒時期更容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3.疾病影響
一些常見的如鉤蟲病、慢性腹瀉等小兒疾病都會使兒童體內的鐵元素丟失,無法滿足機體每天的需求,從而出現貧血的現象。
4.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當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損害時,體內的造血跟不上紅細胞的損耗,最終會導致貧血,這類貧血的癥狀稱為溶血性貧血。
5.遺傳
貧血這種病癥的類型中有一種為地中海貧血,這是由于父母中有一位或兩位都是地中海貧血沒有及時治療,導致胎兒在發(fā)育過程中基因出現缺陷,使其自出生便患有貧血。
以上就是對造成兒童貧血的原因的一些介紹,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兒童出現貧血時,家長要引起重視,若癥狀較輕,可以直接通過飲食來調理,癥狀較重須及時就醫(yī),避免對身體產生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