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2日下午,朝陽區“博物館之城”主題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論壇上,朝陽區發布了“博物館之城”建設成果。“朝陽博物館之城地圖”展示了朝陽區遍布全區各處的71家各類博物館,以及有集群、有網絡的博物館體系。
據悉,長期以來,朝陽區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發展,率先出臺《朝陽區關于大力推進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工作意見》《朝陽區扶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實施辦法》等博物館專項政策。同時,聚焦提升文博惠民服務,深入實施博物館“五進”工程,持續開展“國際博物館日”“云賞傳承”等品牌活動,公共服務效能持續提升。目前,全區博物館數量達到71家,實現每5.4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其中,國家級博物館8家,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占比達到44%,形成了“備案博物館-類博物館-文博空間”的三級博物館體系和“一核四區”的博物館空間布局。
活動中,朝陽區還招募頂級專家,表彰優秀博物館,與社會各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匯集多方力量共促“博物館之城”建設。
在“文博丹心”篇章,朝陽區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先生頒發了“博物館之城”建設高級顧問聘書。
在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進程中,一批示范項目和優質博物館以探索求新的態度,助力文旅事業發展。當天,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陶瓷藝術館,金臺藝術館,中夢足球博物館,以及藍色智慧中心榮獲“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示范項目”獎項;中國紫檀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西藏文化博物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木偶劇院博物館等優秀博物館榮獲 “2022年度朝陽區優秀博物館”獎項。
此外,當天朝陽區還與園區代表、學校代表、商圈代表等進行了朝陽區博物館“五進”模式戰略簽約,讓博物館文化走進文創園區、學校、商圈等地,進一步助力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
論壇中,博物館界專家學者紛紛登臺,分享經驗、暢談感受、建言獻策。作為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新晉高級顧問,單霽翔先生作了“博物館之城建設”主旨演講,他強調好的博物館需要有情懷有溫度;作為優秀博物館館長代表上臺發言的馬未都先生,從自身多年的博物館從業經歷出發,暢談了文博人的初心和助力朝陽“博物館之城”建設的信心與決心。
朝陽區“博物館之城”的建設成果只是朝陽區“五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朝陽區大力推進博物館之城、閱讀之城、藝術之城、雙奧之城、時尚之城“五城”建設。全區博物館數量達71家,城市書屋數量達到42家,“朝圖預借”平臺實現辦卡、借閱一鍵完成,街鄉文化中心和社區(村)文化室設置率達到100%,基本形成“15分鐘文化服務圈”。打造形成“翰墨朝陽”“旋舞朝陽”“樂動朝陽”“歡樂朝陽”“藝韻朝陽”“朝陽藝像”等六大文藝品牌,繁榮文藝創作,推出原創話劇《朝陽門外·雅寶路》《白鷺歸來》等一批反映朝陽區人情風貌、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
在優質公共文化活動供給上,朝陽區持續擦亮“首都市民音樂廳”“朝陽森林演出季”等系列品牌,2022年全年共開展各類系列文化活動約5369場,參與市民約4046萬人次。朝陽文旅云平臺發布惠民文化活動6784余場,發放惠民票116,6347張,一站式公共文化旅游數字服務讓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顯著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