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媽媽需要給孩子補充相應的營養,這樣孩子才有一個好身體。而食療是媽媽們的不二選擇。大部分媽媽會研究幼兒的營養食譜,以便滿足兒童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那么如果孩子不吃飯呢?媽媽該怎么辦呢?
特別是長到12個月的孩子,已經斷奶了,只能通過吃飯補充體力和營養。那么為什么12個月寶寶不吃飯呢?面對寶寶不吃飯,媽媽可以怎么做呢?只要了解了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媽媽就可以很好的應對了。接下來,本文將為媽媽分析孩子不吃飯的對策以及分析孩子不吃的原因。
充足的睡眠很有必要喲
在這個時候相信家長肯定會覺得奇怪,吃飯和睡覺怎么就聯系到一塊了呢。其實寶寶消化道活動與他的大腦皮質的功能密切有關,如果睡眠不足會抑制丘腦下部的進食中樞,從而明顯地減少消化液和胃腸道的蠕動,因此充足的睡眠是提高食欲的先決條件。
(相關資料圖)
飲食定時定量方法妙
定點定時、定點進食會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每當臨近吃飯時,他的消化系統便會活動起來,產生饑餓感,從而為進食作好準備。
提高進食興趣,搞點花樣很受用
家長可經常變換食物的烹調方法,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這樣就能提高孩子的進食興趣,促進食欲。
強迫進食,適得其反
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吃飯吃得少,一定非讓他多吃幾口。其實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寶寶有時會多吃一點,有時則可能會少吃一點,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家長不必憂心如焚。如果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引起寶寶的反感,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厭食情緒。
小孩不吃飯是什么原因
飲食習慣不固定,還能好好吃飯嗎
孩子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孩子就不會乖乖吃法了;
營養不良,爸爸媽媽造嗎
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
零食太多,根本沒有餓的感覺
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閑,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使血糖總是處于較高水平而不覺饑餓;
進食環境那么差,還能愉快吃飯嗎
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進食時爸媽逗弄、訓斥,使大腦皮層的食物中樞不能形成優勢的興奮灶;
引導方式錯,要我吃偏不吃
爸媽過分關注孩子進食,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食作為提條件的籌碼,爸媽應當對孩子放寬心,讓孩子輕松點進食;
運動少,消化差,還能淡定嗎
運動不足,代謝減少,胃腸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強化;
身體不適,為神馬還要牽強吃飯
生活不規律、睡眠欠充足、過度疲勞、便秘、身體不適等
小孩開胃食譜
小孩不喜歡吃飯,家長真的很頭疼,其實孩子不愛吃飯可能是因為胃口不好,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換樣菜式,吸引寶寶的注意,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道適合小孩進食的開胃菜,有時間的家長可以在家試著給孩子做著來吃。
花豆腐
這道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豆腐柔軟,易被消化吸收,能參與人體組織結構,促進嬰兒生長,是老少皆宜的高營養食品,雞蛋黃含豐富的鐵和卵磷脂,對提高嬰兒血色素和健腦極為有益。
原料:豆腐50克,青菜葉10克,熟雞蛋1個,淀粉10克,精鹽、蔥姜水各少許。
制作:
1、將豆腐煮一下,放入碗內研碎;青菜葉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碎后也放在碗內,加入淀粉、精鹽、蔥姜水攪拌均勻。
2、將豆腐泥做成方場合菜,再把蛋黃研碎撒一層在豆腐泥表面,放入蒸鍋內用火蒸10分鐘即可喂食。
3、菜的口味不宜過咸,以利嬰兒食用。
浮小麥豬心湯
材料:取浮小麥30克、大棗10枚、豬心1個、桂圓肉5克。
做法:
1、豬心從中切開,洗凈積血,大棗去核。
2、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蘑菇鮮貝湯
材料:鮮蘑菇250克,鮮貝120克,鮮湯適量,蔥花、姜末各10克,植物油、料酒、熟雞油各適量。
做法:
1、 將干貝去筋,洗凈后放人碗內,加清水適量,上屜蒸20分鐘;蘑菇去蒂,洗凈。
延伸閱讀:
寶寶就餐三不宜 寶寶營養餐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