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懷孕時身體都會出現水腫的情況,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長胖了,其實孕婦水腫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其中最容易水腫的就是腳了,有些孕婦會比較嚴重,腳水腫的時候甚至會影響走路,那么,你們對腳水腫的知識又有多少呢,下面讓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一孕婦水腫怎么辦的知識吧。
孕婦腳腫怎么辦
如果出現腳腫的問題,孕媽首先要搞清楚腳腫是怎么回事。首先要看自己的血壓高不高,是不是妊娠高血壓癥引起的。如果不是的話, 就測一下血壓和尿常規,看是不是妊高癥,應及時的補鈣。如果是生理性腳腫的話,那么最好做到以下五個步驟,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會解決孕媽腳腫怎么辦的疑惑。
1. 孕媽首先要確保進食足夠量的蛋白質。每天一定要保證食入畜、禽、肉、魚、蝦、蛋、奶等動物類食物及豆類食物。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貧血的孕媽每周還要注意進食2~3次動物肝臟以補充鐵。
(資料圖)
2. 孕媽要進食足量的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強新陳代謝,還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孕媽每天不應忘記進食蔬菜和水果。
3. 孕媽不要吃過咸的食物。水腫時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過咸的食物,尤其是咸菜,以防止水腫加重。
4. 控制水分的攝入。水腫較嚴重的孕媽應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
5. 孕媽要少吃或不吃難消化和易脹氣的食物(如油炸的糯米糕、白薯、洋蔥、土豆等),以免引起腹脹,使血液回流不暢,加重水腫。
6. 孕媽在懷孕3個月后要穿寬松、舒適的鞋,前后留有1厘米余地。鞋底防滑、鞋后跟以2cm為好。孕媽的腳容易浮腫,最好選擇柔軟天然材質的軟皮或布鞋,可有效減少腳的疲勞。合成革或不透氣的劣質旅游鞋,沉重而且不誘氣,會使浮腫加重,鞋底滑、跌跤的可能性大。
孕婦腳腫是什么原因
1、懷孕后,孕婦從懷孕第6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周達到高峰,并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后兩周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后,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由于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3、妊娠后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腫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見輕,是屬于生理性的,不必擔心。
以上的幾個浮腫原因屬于正?,F象。但如果水腫明顯,且無緩解,則應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及時診斷與治療。
如何緩解孕婦腳腫
1、休息。從事久站、久坐工作的人,水腫情形會比較嚴重。準媽媽最好每工作1小時,休息10—15分鐘,換換姿勢,活動一下雙腿。
2、抬高雙腿。臨睡前(或午休時)抬高雙腿15—20分鐘,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3、如果腹部有下墜或膨大的感覺,可以買一條托腹帶輕輕托住,以減輕壓力。
4、食用低鹽餐。懷孕后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都下降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控制鹽分的攝取,每日攝取量在6g以下。
5、左側睡。睡眠時采取左側臥,可以避免壓迫到下肢靜脈,并減少血液回流的阻力
6. 孕媽最好在睡之前,用溫的開水把腳泡一下,然后要再按摩一下。然后在腳部位放倆個枕頭,而且要墊起來。這樣對你后期的腳水腫也有很好緩解的。
孕婦腳腫什么時候可以恢復正常
產后數日,通過尿頻及大量流汗,可將體內過多水分排掉,而排水速率與水腫嚴重程度成正比。有些準媽媽產后腳的大小會回復,有些則會比原來大些,這是由于因體內松弛素不僅作用在松弛骨盆腔關節,以利胎兒從產道娩出,也連帶將腳撐大的緣故。
當出現腳腫的情況時,準爸爸要為準媽媽按摩一下喲,和要照顧一下準媽媽的感受,抽多點時間出來照顧和陪伴她。
延伸閱讀:
孕婦飲食如何安排?3款孕期營養食譜 孕期水腫困擾不去? 這些食物可助利水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