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ver Fitness私教工作室位于北京大望路,據不完全統計周邊五公里內有百余家健身房。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地段,一家小而美的健身房如何突破重圍?如何在疫情期間依然保持良性運轉?今天TOM邀請到Carver Fitness主理人——宋歌先生,淺談這背后的心理歷程。
【資料圖】
Carver Fitness主理人——宋歌
從2011年開始接觸健身,但真正從事這個行業卻在兩年前。疫情期間開始創業,在別人看來不算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然而,他沒有選擇開辦商業健身房,而是將目光轉向了私教工作室,堅持不賺快錢,深耕細作。現在看來,當初的選擇是明智的。當然,工作室的運營并非一帆風順,從心態到視野也經過了多次調整和轉變,終于帶領Carver Fitness走上了正軌。
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當下,Carver Fitness從初創到發展的歷程,或許對很多創業者和有志于創業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和啟發性。
宋歌:從愛好到創業
大概是因為從小喜歡好萊塢大片的緣故吧,我對“肌肉”一直有一種狂熱的追求,因此,從大學期間就開始接觸健身。畢業后,他先選擇了當時非常火爆的境外旅游行業。這份工作讓他經常有機會前往韓國,偶爾也去一些歐美國家。
每到一處,我都會格外留意當地的健身房,也逐漸意識到國內健身行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如果引入一些國外的經營理念,或許能為健身行業帶來一些變革——當時就有了開健身房的想法,但各方面條件尚不成熟。
雖然關注健身多年,但我第一次創業卻選擇進軍餐飲業。這不算一次深思熟慮的創業,陰錯陽差跟朋友一起做了餐吧,也是第一次接觸實體經濟。餐吧采用的是“酒吧+餐飲”的模式,每天營業時間到凌晨2:00。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整天無精打采,身體出現了各種問題,身材也走了樣。再加上其他現實問題,餐吧的經營僅僅維持了兩年。
初戰失利后,沉寂了一陣,很快便做出一個大膽決定,殺進健身行業這片紅海。當時,北京的各類健身房已經趨于飽和狀態,也出現了各種行業亂象:有的健身房低價狂攬會員,之后拿錢跑路;有的教練沒有經過專業、系統培訓就上崗,在教學中造成學員受傷……決心開創一個值得信賴的健身品牌:“我當時就一個想法:整頓行業咱還沒有那實力,但是,我能不能做一個‘小而美’的品牌呢?”
就這樣,我從健身愛好者搖身一變,成為健身行業創業者。
健身房不應是“健身器械租賃點”
起初很多人建議我辦商業健身房,在健身房推行不限次會員卡制度,“這樣就不需要考慮容積率,會員卡賣出去就是掙的,多數人辦了卡來個幾次就不來了,錢就賺到手了”。但我認為,把健身房當作一個“健身器械租賃點”來經營,這違背了我的初衷,也沒辦法真正為用戶的需求服務。
因此,我將Carver Fitness定位為私教健身工作室,并開始系統學習健身工作室的經驗管理,從行政管理、教練篩選、會員服務、專業課程等等方面入手。因為有一些之前經營實體店的經驗,再加上考察外國健身行業積累的心得,很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經營方案。
不僅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審視的視角在潛移默化地變化。作為經營者,需要跳出了單一的輸出視角,站在會員的需求側,以會員的視角來審視自己所提供的服務。視角變了,我發覺需要探索的越來越多。
私教工作室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是提供鍛煉的場所。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現很多“健身小白”開始很積極,但放棄得也很徹底。
這不單單是能不能堅持的問題,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究——首先是心態層面,普通人對于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當著一群陌生人做一件并不擅長的事兒,心理上是抵觸的;其次是專業知識層面,健身是一門科學,普通人會陷入很多誤區;比如“想要減肥就節食”,“想要減肚子就只會做卷腹運動”等等。這些片面的理解導致運動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很多人堅持不了多久變放棄了。
因此,想要提高顧客的粘性,重要的不是賣會員圈錢,而是幫助顧客建立起正確、系統的健身理念。
沒有人不想改變自己,你需要給他創造條件
沒有人不想改變自己,你只需要給他創造條件。所以,Carver Fitness的私人教練不僅側重健身知識的傳授,還需要提升對人體運動學的認知。從改變心態到教授技術再到提升認知,Carver Fitness力圖為會員培養出科學的健身習慣,建立系統的健身理念。
當年我剛開始健身時,也請了私教。在他印象中,教練更多的是帶領他進行固定器械的訓練——起初還會講解一些動作技巧,后來干脆站在旁邊計數,或者在他力竭時做個簡單輔助。更有甚者,有的教練還會在上課時間抱著手機聊天,態度非常不專業。
“教練教練”,這個名頭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實現教學和訓練的兼容。因此,宋歌創辦Carver Fitness后,對旗下教練的要求是,既要注重教學和知識的教授,也要重視督促學員持續進行重復練習,進而幫助學員形成肌肉記憶。不僅如此,私教還要教授學員一些小肌肉群的雕刻動作、訓練前后的熱身拉伸動作、飲食結構規劃等等。
我的構想是這樣的:Carver Fitness的會員都應通過一個周期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沒有私教也能自己獨立完成訓練的目標。
讓運動成為日常
健身的終極目的是讓運動成為日常,最終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獲得一種內心的滿足。
令我欣慰的是,而今大眾對健身越來越關注。運動和健身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單品”,和吃飯、睡覺一樣構成我們的日常生活。事實上,運動和健身不僅能讓人減脂增肌,改變身材,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變得更健康更美麗,還會使健身者在日復一日的磨練中,深刻地理解什么叫不中斷、不放棄、不言敗。堅持健身的人永遠可以相信自己,因為力竭之后可以再來,撕裂之后還能修復。
同時,健身也是一種積累,它像一位至交好友,逐漸幫我們摸透自己的身體狀況;又像一位管家,水滴石穿地幫我們戒掉抽煙、熬夜、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它更像一位人生導師,指點我們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運動是為數不多付出就有回報的忠實“伙伴”。運動后大腦還會產生多巴胺、分泌內酚酞,這些“稀缺資源”更是我們抵御現實壓力的堅固堡壘。
運動在改善身體的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靈魂。健身的人更容易幸福,生活也有更多樂趣。為此,我在努力將Carver Fitness這一品牌從健身領域拓展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3年已經緩緩拉開序幕,在新的一年里,Carver Fitness在繼續圍繞用戶需求進行深耕的同時,還會將健身運動和生活方式有機結合,把體驗延伸到工作室以外的場景。
我們目前開始籌備策劃的“逃離城市計劃”也進入了啟動倒計時,這項計劃將健身和露營進行捆綁,力求帶給大家豐富多元的全新體驗。此外,Carver Fitness自營的綠色農場也即將上線,會員可以帶上家人,約上三五好友,去農場親自采摘天然食材,享受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Carver Fitness正在從健身工作室聚合為一個蓄勢待發的運動廠牌。關于未來,一切皆有可能。【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