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市場化改革與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研究》一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本質特征和獨特競爭力研究,項目編號13BGJ004。
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中國形成了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也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模式從本質規定上可以概括為:公有制為主導的混合市場經濟,它有三個層面表現和五個維度特征。
三個層面表現是指:所有制和產權關系的混合;調節資源配置方式的混合和資源配置主體的混合。
五個維度特征是:
(1)在產權制度方面形成了國有經濟和非國有經濟共生模式;
(2)在區域經濟方面形成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模式;
(3)在經濟結構方面形成了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模式;
(4)在經濟增長動力機制方面形成了多元要素供給與綜合競爭優勢模式;
(5)在對外關系方面形成了外向型與全方位開放經濟模式。
書名:市場化改革與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作者:劉文革著
書號:978-7-01-020689-9
定價:56.00
出版年月:2019.5
內容簡介
2018年12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講話中強調,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中國沒有照搬西方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之路。中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重要啟示,在于打破了經濟發展只有依靠單一模式才能獲得成功的神話,從而為發展模式的多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梳理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書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既不是政府主導型,也不是國家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模式,根據其特征可概括為公有制為主體的混合市場經濟模式。接下來本書構建了一個新的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理論框架來闡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獨特競爭優勢和生命力,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政府和市場力量共同發揮資源配置的功能和作用,其中政府行為具有典型的二元特性,特別是微觀市場化行為的政府職能是理解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關鍵。這不僅回應了西方的質疑和挑戰,同時也對我們增強自身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有重大意義。
當前經濟全球化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逆全球化潮流和行為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產生了強烈沖擊,美國挑起的對中國的貿易摩擦,劍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而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經40年艱辛探索,如今也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已經形成,而經濟模式本身也面臨再次轉型和升級。正是在這一國內外矛盾交織、形式復雜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需要更高質量的調整和提升。
作者簡介
劉文革,北京籍,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與貿易類高等學校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2018-2022)、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拉美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萬壽論壇:金磚國家國際研討會”智庫專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特聘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
長期致力于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地緣政治經濟學領域研究,尤其對地緣政治經濟學、“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經濟、新興經濟體及金磚國家經濟發展與經貿合作、國際區域經濟關系等方面長期進行理論跟蹤和研究。2015年倡導和組織創辦的全國“地緣政治經濟學論壇”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對推動中國特色地緣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適應國家戰略需要、推動國際貿易沖突及世界經濟格局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已發表專著3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經濟學動態》等國家級雜志發表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學報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和自然基金一般課題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課題3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2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3項。2012年入選浙江省高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關文獻評述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及模式
第二節 文獻評述
第二章 全球代表性經濟發展模式總結與評價
第一節 英美模式
第二節 日韓模式
第三節 歐洲模式
第四節 經驗總結:混合市場經濟模式特征概括
第三章 中國市場化進程考察
第一節 市場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 國內學者對中國市場化進程研究
第三節 對市場化水平進一步研究:跨國比較
第四章 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
第一節 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概述
第二節 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多元化特征
第三節 中國多維發展模式內在邏輯關系和獨特優勢
第五章 分析框架:政府與市場關系及其邊界理論
第一節 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角色定位
第二節 政府與市場關系及其邊界
第三節 有關政府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的討論
第六章 轉型背景與邊界理論框架下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第一節 轉型中的政府與市場化資源配置的演變
第二節 政府二元功能論的提出及理論意義
第三節 政府與市場:傳統邏輯與中國特色
第四節 制度變遷方式與獨特發展模式演化路徑:中俄比較的視角
第七章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矛盾和問題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尋租、腐敗問題
第二節 尋租型或管制型腐敗
第三節 生產型或經營型腐敗
第四節 關系型腐敗
第五節 利益集團
第八章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資源配置效率
第一節 經濟資本化與資產價格變動的典型化事實
第二節 政府介入、資產價格和經濟增長:簡單的模型與擴展
第三節 實證檢驗
第九章 構建新的政府治理結構
第一節 新的政府治理結構理念
第二節 “三位一體”的政府治理框架
結束語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歷史經驗和世界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