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會議中把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后,區塊鏈的產業化道路已全面開啟。
作為一名區塊鏈運營者,如何在區塊鏈行業高速發展下找準自己的定位,精準發力,順勢而為,是我一直在不斷思考的問題。以下便是我這段時間思考出來的方向和答案,希望和業內人士共同探討,做好區塊鏈的運營工作,為整個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區塊鏈的超級風口
目前,縱觀整個行業發展,區塊鏈的行業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01
產業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會議總共1000個字左右的講話,其中提到了5次融合。區塊鏈應用的關鍵實際上是“融合”,這里的融合也就是要深入到場景中。區塊鏈技術一定是要解決某一個領域的問題才出現的,這就要求區塊鏈能融合到解決問題的領域中。所以,產業融合必定是區塊鏈發展的道路,區塊鏈必須為應用而生,為應用而興。這種融合,不可能只是區塊鏈和某產業的單個點的融合。區塊鏈技術本身就是涉及很多學科的技術,包括密碼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甚至還會涉及到組織心理學、心理學、哲學。如果是深度融合的話,就必然區塊鏈和各產業的深度契合發展。
02
監管更加嚴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24號發布了關于區塊鏈相關的講話后,國內的監管變得更為嚴格。雖然在政策剛出之時,所有的區塊鏈從業者都興奮異常,歡呼春天終于到來。在政策出臺的72小時內,多種數字貨幣價格上漲,資本應聲狂歡。但是緊接著幾日,國內的主流媒體如人民日報,都紛紛發文,表明要嚴厲打擊當前接著區塊鏈名號的傳銷詐騙行為。一個月后,在國家的嚴格監管下,區塊鏈產業回歸平靜。伴隨著大量關于資本炒作的封殺和相關機構的關閉,從業者恢復了冷靜,開始思考如何在紅利時代下,潛心研究,大展宏圖。
區塊鏈運營者如何順勢而為?
作為一名從業2年多的區塊鏈的運營者,在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變化中,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認清當前的形勢,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做到順勢而為。
01
B端運營,大勢所趨
為什么說B端運營是區塊鏈運營的大趨勢呢?可以從兩個方向進行解讀。第一,從區塊鏈行業而言,產業融合肯定是更加聚焦企業端和政府端。第二,從運營職業發展來看,近兩年,B端運營是當下剛需。如果說中國互聯網的第一個10年屬于PC端,那么在流量紅利減去的今天,To B這片新藍海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巨大紅利驅使著各產業、各企業入局。因此,從區塊鏈產業發展和互聯網的發展階段來看,B端運營是未來的大趨勢。
02
加強學習,擁抱融合
區塊鏈+產業融合,對區塊鏈運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運營者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和特性。另一方面,運營者必須懂得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涉及到具體的產業落地時,如何根據B端的需求做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和設計應用場景,這點尤其重要。區塊鏈運營者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對方的產業合作需求,從而能非常專業連接相關的人和服務,用區塊鏈這個新興科技賦能傳統行業,實現區塊鏈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因此,區塊鏈運營者的學習能力必須加速提高,特別是要具備短時間深入了解別的行業的相關能力。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擔當新的時代風口下的使命。
03
跳出產品,立足產業
大多數區塊鏈運營者可能之前都是立足于C端運營,主要做相關技術產品的推介、拉新、留存和轉化,或者宣傳生態,讓更多的節點加入生態假設。但是如今的B端,立足點就會更加宏大。
比如區塊鏈的B端就可以立足于數字版權、分布式存儲、區塊鏈安全監管、工業互聯網等等,真正實現產業的深度融合。特別是當前大部分傳統企業在自己所處的產業鏈環節和產業領域定格之后,其實不太愿意走出去。這時候,就會面臨賽道的局限性和產業格局的局限性。在區塊鏈產業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區塊鏈運營者如何發現在產業鏈關系上的破界點或者融合點,打破原來的產業格局,就非常的重要。
這個突破,往往不是產品思維能帶給我們的。區塊鏈運營者應該立足于產業思維,走到產業中去,設身處地思考每個產業鏈的痛點,思考產業的從業者需要什么,如何幫他們提升效率,如何在某一個環節里面創造別人不能創造的價值,如何打破當前的產業發展的局限和天花板,如何和他們共生共贏,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