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據氣象部門播報,21日起,本市將迎來持續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將達到37℃,濕度增大,悶熱來襲。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學專家李新教授提醒,高溫來襲,中老年群體,特別是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要關注身體預警信號,預防腦卒中與熱射病。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炎熱的天氣會增加腦卒中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當人體暴露于高溫環境時,需要通過出汗來增加熱量擴散,這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時皮膚血管擴張,就會造成大腦血流減少,尤其是具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腦卒中高危人群容易發生腦卒中。研究顯示,暴露于熱浪中的患者血液更容易凝固,血壓波動性較高。另外高溫會導致氧化應激,炎癥和內皮功能障礙,而且還可能影響睡眠,導致夜間血壓的升高。
夏天人們經常開空調,使得室內外的溫差增大,更容易出現血壓的波動,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還會使腦血管反復收縮、舒張,再加上老年人腦血管本身動脈粥樣硬化,容易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發生。此外,酷熱天氣,人們心理也會“中暑”,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明顯增強,表現為心煩意亂、情緒不穩、脾氣暴躁,這時人容易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的現象,稱之為“夏季情感障礙綜合征”,情緒的異常波動也會影響人體血壓水平, 誘發出血或缺血性腦卒中。
李新教授提醒市民,炎熱天氣要注意補充水分,建議喝溫開水,避免快速大量喝冷水、冰水;保障充足睡眠,每天應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睡眠,一般7至9小時較為合適;注重均衡飲食,避免高脂、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建議適當增加粗糧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處于高溫高濕及不通風環境,避免貪涼,室溫應調在26℃左右,室內與室外溫差不應超過7℃。
出門活動應避免高溫出行,注意監測血壓,若頭暈不適或血壓波動太大及時就醫調整用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