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水產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水產流通和消費端大受阻斷,導致塘頭捕撈、銷售無法進行,許多本該上市的水產品只能無奈積壓……
在2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江開勇提到,目前僅山東、福建、湖北、廣東等12個生產大省存塘的水產品有近500萬噸,此外監測顯示,2月1-10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45家定點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量僅為往年同期的10%左右,即下跌了90%,至2月17日為止恢復至往年同期的25%左右。“受疫情影響當前水產品壓塘現象較為嚴重,造成壓塘嚴重的原因主要是產銷對接不暢,市場交易不足,特別是一些加工企業的收購量還不大。”
可喜的是,近期國家及地方陸續出臺了一些措施,對解決水產品的壓塘問題都有一些針對性的安排,然而在新冠疫情結束前,水產流通和消費的全面恢復工作仍任重道遠,水產人從中該如何審時度勢,謀求“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