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前首富陳發樹的故事:“超級牛散”如今已“跌落神壇”

      2022-04-06 08:09:56

      在A股市場,被稱呼過“中國巴菲特”的投資人很多,但難的是比陳發樹更具故事

      曾靠投資紫金礦業一戰成名,在A股狂攬數百億元;又和中對簿公堂,為了云南白藥耗費千萬訴訟費打了兩年官司,被人戲稱“陳秋菊”;青島啤酒、隆基股份、中國中免,陳發樹以一個“超級散戶”的投資方式精準押寶無數風口,在資本市場“豪賭”不斷。

      然而,“超級牛散”如今卻被股民吐槽已“跌落神壇”,云南白藥2021年年報凈利潤暴跌,擔任聯席董事長的陳發樹難辭其咎;堪稱其“大本營”的新華都也正推進資產重組,打包出售旗下零售業務;最,陳發樹又因違規舉牌森特股份遭罰,身家縮水200億,曾經資本市場風頭無兩的獵手,如今卻深陷泥沼,愈發得舉步維艱。

      從木材商人到最強牛散

      1961年,陳發樹出生在福建泉州的安溪縣。

      自然災害頻仍的年代,并沒能給陳發樹太多的選擇,16歲時他便不得不輟學前往林場打工,以補貼家用。

      在林場的五年里,陳發樹并沒有滿足于當一個純出苦力的工人,他利用自己對木材買賣的觀察,開始自己涉足木材生意,終于開始積累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之后幾年的時間里,陳發樹跑運輸、經營小賣店,憑借泉州人敏銳的商業頭腦,陳發樹從一個普通的運輸工人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華都百貨老板,直至1997年,陳發樹正式成立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從百貨到工程、地產等涉獵甚廣的企業,就是陳發樹未來二十余年在資本市場最主要的投資主體。

      十余年里,陳發樹在資本市場頻頻豪賭,涉獵機械工程、旅游、酒店、房地產、黃金開發等多個領域,分籃擱蛋且極為成功,投資的精準常引起旁人艷羨。

      但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次豪賭,還屬紫金礦業。

      2000年,紫金礦業股改,鼓勵當地國企事業單位職工認購,但身處崇山峻嶺、規模有限的紫金山并未得到看好,幾乎無人問津。

      彼時還是“小本生意”的陳發樹卻瞄準時機打算豪賭一把,出資3359萬元買下紫金礦業20.19%的股權。此后的2003年,紫金礦業在香港上市,兩年后國際金價暴漲,紫金礦業業績大幅提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2008年,紫金礦業又赴A股上市,上市當天便暴漲,以13.92元的收盤價成為僅次于茅臺的超級牛股,也被股民稱為“中國黃金第一股”。

      而當時陳發樹個人及新華都集團持有紫金礦業共21.78億股,合計其手握超過300億的市值,與其8年前投入的三千余萬相比翻了900倍。三個月后,陳發樹的新華都也正式登陸深交所,當時有投資人士驚呼,2008年的股市簡直就是為陳發樹開的,“超級牛散”一戰成名。

      其手下的新華都,也已經成為下轄36家門店,涵蓋大賣場、綜合超市和百貨業態的福建巨無霸。但陳發樹顯然并未滿足于此,在當時蓬勃發展的地產行業里,陳發樹深感新華都的品牌、管理還未達到一流水,想要支撐起新華都全國擴張的野心,陳發樹就還需要一個職業經理人。

      正巧,一個學歷與工作經歷都無比完美,能幫他掌握數十億資金呼嘯而過的人才,就這么適時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納“打工皇帝”入麾下

      2008年,一向低調的陳發樹一改往日風格,宣布將以10億元的天價薪酬招募唐駿加入新華都。

      人們都在質疑“打工皇帝”唐駿是否值這么多錢,但在資本市場已經顯示出陳發樹的“狡黠”。不管未來唐駿的實際操盤到底如何,最起碼在大盤普遍下跌的當時,掛牌上市的紫金礦業和新華都首日漲幅卻均在200%以上。

      當然,陳發樹還是得對外講“我們請唐駿,也不完全是為了上市。他的影響,他的管理,他走到哪里,企業都能做得好。”

      2009年起,唐駿協助陳發樹套現紫金礦業,并先后投資了青島啤酒、云南白藥等優質資產。在唐駿的操盤下,陳發樹的資產飛速上升,2009年,48歲的陳發樹以218.5億元的資產一躍成為福建首富,并蟬聯此位多年。

      當時,唐駿曾對媒體表示,“我希望未來在新華都,我給新華都帶來更多的增量,5年、10年后我們重新評估這個數字的時候,我也會和大家一起說,其實新華都的付出和我唐駿所獲得的東西應該是相成比例的。”

      但很快,他便成了新華都的“負資產”。

      2010年7月,唐駿被曝學歷造假,他在沉默一周后受訪稱能騙到所有人就是成功。

      巨大的輿論漩渦令亟需提升公司形象和知名度的新華都受到嚴重拖累,唐駿與新華都分手的傳聞頻傳,陳發樹與唐駿的關系也急轉直下。

      此后,唐駿承諾的3年內推動新華都集團旗下5家子公司上市,卻只有“聯游網絡”一家成功上市,且最終被新華都全部賣出。

      當時,有新華都集團高管證實,唐駿在新華都集團只負責港澳資訊和慈善基金會的業務,唐駿的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職務名存實亡。

      兩年后,唐駿在演講中正式為“學歷門”道歉,他告訴在場聽眾,“不要學我。”

      2013年01月28日,“打工皇帝”唐駿正式從新華都離職,與陳發樹持續5年的合作結束。

      但唐駿留下的隱患,還不止于此。

      2008年,云南白藥曾對中國安做了5000萬股的定增計劃,價格是每股27-28元。

      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在“草企業退出非投資”的背景下,時為云南白藥第二大股東的紅塔集團,將其持有的6581.39萬股云南白藥股權轉讓。

      陳發樹在唐駿的建議下,直接報價22.07億元的報價,迅速簽下了股權轉讓協議——這個價格每股比安定增價格高出18%。

      并且當時唐駿曾不無炫耀地向外宣稱:“整個收購過程,我們只跟紅塔方面見了一面,我花了十分鐘時間讀了一下股權轉讓協議,覺得沒有問題,就讓陳總簽字了。”

      在簽完協議之后,陳在5個工作日內便將22億全部支付給了紅塔集團,這其中大部分錢來自陳發樹幾月前對紫金礦業股份的減持套現。

      而這場“十分鐘就看完合同”,甚至都沒請律師的交易,埋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最大的股權糾紛案”的隱患,也埋下了陳發樹未來數年與云南白藥難以“訴”請的糾葛。

      恩怨情仇云南白藥,白月光已熬成黃臉婆

      在陳發樹全款22億元一次支付給紅塔集團之后,股權的轉讓進程便陷入了停滯。

      涉及金額達到22億的巨大交易,倒沒有人會認為紅塔會違約,但在此后陳發樹的催促中,紅塔的回復始終是“正在等待上級單位審批”。

      這一等,就是800多天。

      而這800余天的時間里,紅塔方面再無任何回信,直到2011年12月8日,忍無可忍的陳發樹再也不顧紅塔集團的推諉,他一紙訴狀告上云南省高院,討要云南白藥股權。

      次年,中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由不給批復,而紅塔集團將以“上級不同意”為由終止此前的協議。

      陳發樹當然不服,800多天的時間里云南白藥的市值飛漲,其支付的22億元部分早已漲至52億元,且其間還有派股分紅、資本公積轉增股份,如今終止協議返還現金,他這筆巨款就成了借給紅塔三年的“無息貸款”,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于是陳發樹開始反復提起訴訟,前后兩年花費了1690萬元的訴訟費,從云南高院一直打到最高院,才在2014年7月方討回了自己22億的本金及760萬的利息,并最終敗訴。

      執拗的陳發樹也被企業家們仿照《秋菊打官司》,給他起了個“陳秋菊”的外號。

      而“陳秋菊”也果然有秋菊的精神,敗訴之后的他并未放棄控股云南白藥。

      2015年下半年起,陳發樹幾乎變賣或抵押了自己名下的所有資產,在二級市場上豪擲32.7億元,為新華都和他本人獲得了云南白藥3.39%和0.86%的股份,雙雙成為云南白藥的十大股東之一。

      此后,云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開始進行混改,多家企業赴滇應標答辯,最終,新華都于2016年末成功勝出,以253.7億增資額獲得了白藥控股50%的股權。

      2019年7月3日,云南白藥實現整體上市,首日以1074.93億元的價格收盤,成為云南省第一家市值過千億的上市公司。

      當月月底,云南白藥召開了董事會,任命陳發樹為聯席董事長,陳發樹終于如愿以償“入主”云南白藥。

      值得注意的是,向來投資有道的陳發樹卻沒能給云南白藥指上一條投資明路。

      2021年云南白藥三季報公布時,因“炒股持續虧損”上了熱搜,被股民笑稱“本以為自己炒股差,沒想到上市公司也這樣,心理衡多了”。

      2021年11月,云南白藥董秘就曾在投資者互動臺回復:“公司一定認真聽取廣大投資者的中肯建議,審慎對待二級市場的投資。”

      2022年3月26日,云南白藥發布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云南白藥2021年凈利潤為28.04億元,同比下降49.17%,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9.29億元,主要是公司持有的證券、基金單位凈值變化,成為公司20年來的首次歸母凈利下滑

      在證券投資風險高,業績增長乏力的當下,云南白藥可能依舊是陳發樹的“心病”。

      屋漏偏逢連夜雨,違規舉牌被警示

      3月23日,因為持續買入森特股份(603098.SH),持股比例超過5%卻未進行公告,陳發樹、林玉葉、陳焱輝等人收到北京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

      而林玉葉、陳焱輝系其妻子、兒子。

      同時在此前的2月25日,陳發樹也因這次舉牌被上交所出具警示函。

      實際上,早在2021年6月30日起,陳發樹等人就開始陸續在二級市場上買賣森特股份的股票,前后共計投入了十億元的資金。

      《風暴眼》記者了解,森特股份于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主營服務是提供高端建筑金屬維護系統、生態治理以及建筑光伏的設計、施工、安裝一體化服務。

      自“碳中和、碳達峰”概念提出以來,光伏產業正在迅猛發展,其中森特股份就是光伏建筑一體化的重要“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森特股份的第二大股東隆基股份,同樣有陳發樹持股2.16%,為其十大股東之一。

      2018年,因國家相關部門發布控制光伏建設規模,及再次降低電價及補貼的通知,光伏行業龍頭隆基股份兩個月時間股價腰斬。隨后,陳發樹快速入場,2018年三季度從二級市場買入4937.28萬股,后又多次增持至1.44億股。

      至2020年,隨著隆基股份業績大幅好轉,其股價開始出現大幅上漲,成為A股超級黑馬,最高觸及83.27元,從陳發樹開始建倉起計算上漲了約7.5倍。

      2021年4月至6月,陳發樹又以66.53元/股的均價,加倉隆基股份超3500萬股股份,投入資金約26億元。

      不難看出,光伏產業應當是陳發樹“押寶”的新方向。

      不過在光伏產業上的投入外,陳發樹最壞事連連,舉牌“翻車”應該還不是他現下最頭疼的問題。

      除了云南白藥炒股巨虧20億,讓陳發樹“跌落神壇”外,他的“大本營”新華都一直是持續虧損。

      2013年,新華都首次虧損,凈虧損達2.36億元。并在此后多年中扣非凈利潤持續為負,依靠補助、出售房產、子公司股權等方式艱難保殼。

      2019年,新華都曾為減負關店56家,2020年才第一次扭虧為盈。

      但在2021年11月24日晚,新華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拋售零售業務板塊,包括其旗下11家全資子公司的100%股權,此后將主營互聯網營銷業務。

      以實業發家的陳發樹,正在打包出售自己的“主業”,而其身價也從2021年的710億縮水至如今的510億元。福建首富這一稱號,更是由他的“晚輩”張一鳴蟬聯。

      同為閩商的曾毓群,則與張一鳴分別占據全國富豪榜的第二、第三,3400億的身價更是遠遠將其甩在了身后。

      此次冒著違規風險增持森特股份,或許不僅僅是對于光伏賽道的殷殷期盼,更是四面楚歌之中,一向喜歡豪賭的陳發樹進行的一次“突圍”而已。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91亚洲精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