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是東華測試,一個名氣不大但極具潛力的軍工股。
長坡厚雪,大有可為
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設備,在高校、科研院所、國防、航空航天和先進裝備制造業等行業應用廣泛。由于科學儀器種類繁多,而實驗室分析儀器作為科學儀器的重要類目之一,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球科學儀器的市場規模情況,2019年國內實驗分析儀器行業規模達313.87億元。
結構力學性能測試儀器作為儀器儀表行業的一個分支,主要用于測量建筑、裝備結構的強度、剛度、阻尼、固有頻率等,是航空航天、軍工制造、橋梁建筑、汽車制造、石油石化、電力能源、礦業開采等行業中廣泛應用的儀器。
我國在結構力學性能測試領域整體起步較晚、起點低,伴隨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大力發展國防、科技,測試儀器行業迎來發展機遇。進入21世紀后,以東華測試、京南航天數據等為代表的國內測試儀器研發生產企業迅速崛起、規模不斷擴大,但美國NI、丹麥B&K、比利時LMS、奧地利德維創等國外品牌仍在一些高端應用領域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目前測試儀器的國產替代空間仍然很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國防支出&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逐年增長,2020 年國家財政國防支出達1.29萬億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2.78萬億元。我國航天工業固定資產的1/3是儀器儀表和計算機;運載火箭的儀器開支占全部研制經費的1/2左右,伴隨我國國防事業未來結構升級,智能化&科技化水平提高,將拉動對高端科學儀器的需求。
除了在軍工領域大有作為之外,科學儀器作為感知系統,是數字孿生系統中的重要物質基礎,未來 PHM 設備智能維保市場大有可為。
我國制造業智能制造水平穩步提升,但仍有較大上升空間。根據工業與信息部數據,2020年全國制造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較2019年有所提升,一級及以下的低成熟度企業數量減少10%左右,三級以上的高成熟度企業數量增加8%左右。
據東華測試招股說明書,儀器儀表在工程設備總投資中的比重已達到18%左右,例如現代化的寶鋼技術裝備投資中,有1/3的經費用于購置儀器和自控系統。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數據,2021年中國智能制造裝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42萬億元,將極大拓展儀器儀表的市場空間。
由于PHM智能維保平臺應用下游覆蓋行業較廣,不同行業監測技術應用差距較大,不同細分市場的競爭主體也不盡相同,能夠完全覆蓋所有細分市場的企業較少,大多數企業往往選擇專耕其中幾個行業。
PHM智能維保市場國內代表性企業有東華測試、容知日新、恩普特、威銳達、博華科技及江凌股份等;國外代表企業有SKF、Bently。
最后,電化學工作站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領域也將給科學儀器帶來增量空間。
電化學工作站是電化學測量系統的簡稱,是用于電化學分析、材料腐蝕分析、新能源研究等領域的高端實驗分析設備。測試系統整機內含快速數字信號發生器、高速數據采集系統、電位電流信號濾波器、多級信號增益、IR 降補償電路以及恒電位儀、恒電流儀等。
電化學工作站市場主要公司有普林斯頓、GAMRY、BIO-LOGIC 等國外品牌及國內公司東華測試、上海辰華等。國外公司成立時間較早,在電化學領域技術積累較深;受制于電化學行業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從事電化學分析的企業較少。未來國內掌握電化學核心技術的企業有望憑借性價比、定制化、售后反饋等優勢在電化學領域進一步實現國產替代。
已經成為領頭羊
東華測試作為國內結構力學測試領域領軍企業,技術積累深厚,已掌握“小信號放大抗干擾系統”解決方案,橋梁及大型建筑模態實驗解決方案,結構的強度、動力學測試解決方案,隔離型高精度測試解決方案,超高速數據實時傳輸技術,信號的數字化專業處理技術,智能導線技術,無線同步數據采集技術,超動態范圍信號測試分析技術,結構力學測試參數校準技術,力學性能測試傳感技術,高性能電化學測試分析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公司客戶遍布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科研高校。
股權層面,實際控制人和創始者為劉士鋼先生,羅沔為劉士鋼配偶,二者合計持股55.17%,股權相對集中,其中董事長劉士鋼是結構力學測試領域的專家。
2012-2017年,東華測試嘗試在海外市場推廣,后將戰略重心轉至國內市場,從此開啟了高增長時代。
2018-2020年,公司營收由1.34億元增長至2.05億元,GAGR達24%,主要是因為公司將戰略重點轉移至本土市場,核心裝備的自主可控帶動了結構力學測試系統需求,同時科學儀器在本土市場國產替代加速所致,同期歸母凈利潤由 0.18 億元增長至0.50億元,GAGR達66%。利潤率層面,2012-2020年均保持在55-70%的水平,反映出產業的高壁壘。
去年,公司實現營收2.57億元,同比增長25.22%,歸母凈利潤0.8億元,同比增長58.91%。
更重要的一點是,公司下游客戶為軍工單位、科研院所、高校,客戶質量高,經營性凈現金流和凈利潤匹配。公司資產負債率極低,沒有長短貸,不需要支付利息費用。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了《科學技術進步法》(后稱《科學技術進步法》)。其中,第九十一條明確:“對境內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科技創新產品、服務,在功能、質量等指標能夠滿足政府采購需求的條件下,政府采購應當購買;首次投放市場的,政府采購應當率先購買,不得以商業業績為由予以限制。
伴隨我國加大發展國防科研力度及國內科學儀器企業技術實力不斷增強,疊加國家政策導向下助力科學儀器國產替代,像東華測試這樣有實力的公司將有望斬獲更多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