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的綠色金融業務高速增長 平安銀行增速最高超200%

      2022-04-12 16:45:25

      自從“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提出以來,我國銀行業的綠色金融業務高速增長。

      目前已有30家A股和H股上市銀行披露了去年的綠色貸款余額,其中工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超2.4萬億元,與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位于第一梯隊的萬億俱樂部。第二梯隊包括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以及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在千億級別。地方城商行、農商行的綠色貸款余額相對較少,從幾億元到幾百億元不等。

      上市銀行普遍實現綠色貸款業務大幅增長,其中安銀行、中信銀行、廈門銀行等更是完成翻倍增長。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商業銀行將迎來綠色信貸長期高速增長,且綠色信貸支持的產業范圍宜繼續擴大,如為傳統行業發放綠色轉型貸款。

      同時,綠色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理財、綠色投資也備受關注。未來,綠色金融產品還有很大的進一步完善空間。

      綠色信貸

      目前已披露2021年年報的上市銀行中,絕大多數都對去年的綠色金融工作進行了介紹。據記者統計,截至4月12日,已有29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綠色貸款余額。

      截至2021年底,國有六大行的綠色貸款余額總和達86776.57億元。其中工商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2.48萬億元,為所有上市銀行中最高。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綠色信貸余額也在萬億以上。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則在5000億元以下。

      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助理總經理方怡向對記者表示,國有大型銀行在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業務類型、產品創新以及綠色金融能力建設等方面均具有引領和主導作用。

      除以上國有大行外,綠色貸款余額在千億以上的還有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其中興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達4539.4億元。

      而地方城商行、農商行的綠色貸款余額較少,從幾億元到幾百億元不等。其中,重慶農商行綠色信貸余額為366.64億元,在已披露此數據的上市銀行中處于較高水

      方怡向指出,過去一段時間,地方中小銀行的業務發展模式與地方經濟發展模式深度綁定,以土地財政為主。地方中小銀行的信貸也主要投向地產、基建以及當地相關的支柱產業。發展綠色金融意味著信貸資源要從原有的產業轉向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一定程度可能引發存量貸款的違約風險暴露,同時進入新產業還要面臨自身的組織架構、管理體系和產品服務體系的改革。

      記者注意到,由于以“雙碳”為目標的綠色產業轉型過程中,一些技術落后、產品成本高的客戶經營風險增加,被市場淘汰,導致晉商銀行去年的不良貸款余額有所上升。不過該行的不良率有所下降。

      增速方面,國有大行去年綠色貸款增速均超30%,其中中國銀行增長最快達57%。而所有上市銀行中增長最快的要數安銀行,去年綠色信貸余額同比增長204.6%。此外,綠色貸款余額漲幅超100%的上市銀行還有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張家港農商行、廈門銀行,漲幅分別達到了140.75%、103.76%、133.92%、116.73%。除張家港農商行、廈門銀行外,不少中小銀行的綠色貸款余額增長也都比較快,漲幅在50%以上。

      方怡向認為,地方中小銀行則在綠色信貸增速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地方中小銀行長期深耕當地,有明顯的地方政策、信息和區域優勢,地方中小銀行可根據地方經濟和產業特點,有針對地開發符合當地特點和需求的綠色金融產品,采取更加靈活的信貸政策,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業務模式、組織架構來支持綠色產業、綠色客戶的發展,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差異化的綠色金融競爭優勢。

      “同時,地方中小銀行有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和農業客戶,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將綠色金融與綠色農業和支持小微相結合,滿足大量的中小企業和農業客戶的綠色融資需求,實現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的相互促進,實現對當地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方怡向對記者這樣說道。

      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也是備受上市銀行青睞的一種金融產品。方怡向指出,從綠色金融業務類型來看,大型銀行具備綠色債券承銷、投資等多種業務資質,在綠色金融方面可以從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承銷綠色債券、投資綠色債券等多元化的綠色金融業務。

      年報顯示,中國銀行全球首家發行金融機構公募轉型債券、金融機構生物多樣主題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再掛鉤債券,累計發行等值107億美元境外綠色債券。中國銀行承銷境內、境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分別達1294億元、234億美元。

      工商銀行2021年內累計完成67只各類綠色債券的主承銷工作,主承銷規模達636.37億元,去年還發行境外綠色債券金額合計130.6億美元。

      截至2021年末,農業銀行綠色債券投資余額為883億元,比2020年末增長35%。

      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去年主承銷綠色債券38只,發行規模合計613.72億元,還成功發行了亞太首單SOFR掛鉤可持續債券、歐洲首單“碳中和”綠色債券;民生銀行去年助力13家企業發行綠色債券110.64億元,包括綠色票據、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品種,并成功發行市場第一單碳中和資產支持票據;中信銀行于2021年2月,承銷銀行間市場全國首單綠色建筑碳中和債、全國首單地方國企碳中和債。

      雖然實力不及大行,中小銀行也積極參與到綠色債券中來。

      2021年,鄭州銀行參與了國家開發銀行面向全球投資人發行的首單“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天津銀行累計主承銷國開行全市場首單“碳中和”債券12.6億元,主承銷國開行2021年首單“長江經濟帶發展”專題綠色金融債券10億元;張家港農商行于去年3月中標了江蘇省首單碳中和債券的發行。

      據東莞農商行年報披露,截至2021年末,該行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30億元,募集資金已全部投放于經第三方機構認證的綠色項目貸款,項目涉及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清潔能源等。截至2021年末,東莞農商行持有綠色債券面額合計26.68億元,同比增長349.16%。

      多種綠色金融產品

      除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外,上市銀行還運用多種金融工具支持低碳經濟,如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存款、綠色供應鏈金融、綠色基金、綠色理財、綠色租賃、綠色投資、綠色托管,等等。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記者表示,大行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比較全面,大行也會開發一些新型綠色金融產品,參與綠色投融資。相比之下,中小銀行參與綠色金融更多是從某一個點出發。

      方怡向也認為,大型銀行在綠色金融的頂層設計,產品創新以及技術分析、政策響應和執行方面優勢明顯,與之相比地方中小銀行還存在較大差距,且受到規模、資質、專業能力等方面限制。

      綠色理財方面,農業銀行旗下的農銀理財發行了主題理財產品,優先投資于綠色環保、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截至2021年末,“農銀安心ESG主題”、“農銀同心ESG主題”理財產品的存續時點規模為185億元。截至2021 年末,安銀行及理財綠色金融業務余額為1137.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9.6%。

      綠色投資方面,農業銀行依托子公司農銀資本設立綠色債轉股投資基金共4支,規模超70 億元,重點投向清潔能源、綠色科技創新等領域。招商銀行完成了25筆綠色低碳項目股權投資,總計104.67億元。

      綠色資產證券化方面,去年光大銀行的“陽光 ABS”支持綠色經濟投資金額達48.74億元。工商銀行發行了全國首單商業銀行綠色汽車分期資產支持證券,并通過“債券通”引入跨境資金,促進了境內外機構的金融合作。

      綠色基金代銷方面,招商銀行去年代銷新能源和光伏行業基金約1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其后多家銀行積極參與其中。如交通銀行去年獲得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的項目有96個,發放碳減排貸款36.62億元;招商銀行獲得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并向70個項目發放了碳減排貸款69.74億元;興業銀行獲得碳減排支持工具優惠資金50.09億元。

      在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方面,興業銀行還落地全國首筆以遠期碳匯產品為標的物的碳匯貸、首單碳中和債券指數結構存款,并與廈門航空合作推出全國首批碳中和機票。

      此外,黃大智認為,綠色保險、綠色信托,以及多種碳金融產品,都屬于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體系。銀行雖然不能直接從事保險、信托,但是可以通過資產配置的方式間接做出規劃。

      黃大智還看好碳賬戶的嘗試。對于個人來講,碳賬戶可以培養用戶形成良好的綠色消費慣,對于銀行來說,碳賬戶可以連接很多生活場景,對用戶畫像做出更全面的刻畫,也有利于增強用戶粘。同時他也對記者指出,不能盲目推崇碳賬戶,該產品還缺少統一的規劃與標準,而且很多用戶對此并不了解,金融機構需加大宣傳。

      綠色金融未來發展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本外綠色貸款余額達15.9萬億元,規模居世界前列。不過,要實現“雙碳”目標,我國仍需巨額的綠色投資

      方怡向指出,人民銀行估算在實現碳達峰階段目標期間,即2021年-2030年,我國綠色產業資金需求量每年約2.2萬億元,在實現第二階段目標即2031年-2060年,我國綠色產業資金需求量每年約3.9萬億元。各家機構預測實現雙碳目標所需的綠色低碳投資數額差距較大,但基本都有100萬億級的體量。

      綜合來看,我國每年為實現碳中和戰略目標所需要的綠色低碳投資資金將維持2萬億以上,作為綠色金融的中堅力量的商業銀行將迎來綠色信貸業務的長期高速增長。方怡向對記者表示,商業銀行可積極發行或投資綠色金融債,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推出與碳足跡、林權等掛鉤的多樣化綠色金融產品。同時,加大綠色金融創新產品開發力度,開發碳金融產品、綠色農業貸款,大力發展個人綠色消費信貸,如綠色住房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探索節能環保項目特許經營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及其收益權成為合格抵質押物的模式和路徑。

      黃大智也認為我國綠色金融產品還有很多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比如可借鑒荷蘭銀行、瑞士銀行的綠色資產管理類產品。另外,在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方面也有非常多的課題可以去實踐。黃大智以電力產業為例,認為可以推出綠色轉型貸款,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再如針對農林牧漁等行業,可以結合碳匯層面進行貸款的開發。

      方怡向也認為應擴大綠色信貸支持范圍,鼓勵銀行為鋼鐵、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紡織、造紙、皮革等行業綠色化改造提供資金,發放綠色轉型貸款。

      方怡向還指出,未來綠色金融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目前已經發布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包括央行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績納入MPA考核,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對綠色項目擔保、貼息等措施??傮w來看,現行的激勵政策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的動力,但還無法有效解決綠色項目的環境外部問題,監管機構和政府有必要研究制定更多的激勵約束政策,比如綠色投資收益稅收優惠、降低綠色資產風險權重、綠色資產權益的優先受償等。

      另外,在風控方面,除“漂綠”風險外,綠色金融還應關注氣候變化引起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以及連帶責任與聲譽風險。若銀行因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不完善、審查不嚴格而導致發生環境和社會風險,則會對貸款銀行的聲譽造成極大影響。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