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播帶貨,到線上健身,短視頻以無數的全新業態成為了現象級的商業產品。
但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里的虛假廣告、網絡詐騙、信息泄露的問題也依舊困擾著用戶。
與短視頻的商業機遇同樣野蠻生長的,是從未停止泛濫的“問題”——比如所謂的“試衣師”廣告。
5月6日,“抖音黑板報”公布消息,抖音近期根據用戶舉報,發現少數不法分子以手工品制作培訓、試衣員、人力招聘等推廣形式實施詐騙行為,嚴重影響了平臺用戶權益和平臺生態。對此,平臺予以嚴厲打擊,2022 年以來,共對 1006 個廣告賬戶予以封禁等處理。
但在這次遲來的打擊之前,已經有一眾用戶落入了他們的“圈套”。
1、新型詐騙的溫床,活躍在短視頻平臺的“試衣師”們
被“試衣師”廣告騙取20余萬元的侯女士告訴記者,她對“試衣師”的廣告心動來源于短視頻平臺的瘋狂推送。
在她加入這場騙局之前,甚至每刷五六個視頻就能看到“試衣師”們的生活視頻,沒有加盟費用、寄拍要求低,又有傭金 、有免費的衣服可以穿,這種福利很難讓人不心動。
在點進鏈接留了個人聯系方式后,對方的工作人員迅速添加了侯女士,并向她推薦了擁有其“官方”的企業微信與APP“多彩互動”。由于企業微信都有企業認證信息,再加之抖音推廣的心理加成,侯女士均快速接受了試衣師的初期嘗試。
在入群以后,會有專門的接待員介紹業務流程,推送商家組織的活動與網頁,引導“試衣師”們進行充值以獲取“積分”。
與侯女士有類似經歷的玉女士介紹到,這個“試衣師”騙局擁有一條完整的上下線,上線是推廣試衣師的視頻,從中得到受害者的資料,分發給中線微信群主,由中線再分別由群里下線添加受害者微信,下線向受害者提供客服,轉交給客服去處理。
起初由于流程需要4-7天的時間,客服推薦侯女士等人可以先去刷些小單掙點小錢,而刷單其實就是給店鋪點關注,或先墊付一筆金額不大的訂單,隨后會被返還傭金。
由于最初的單子涉及金額較小,且確實能收到返傭,侯女士等人開始逐漸信任商家。
為了成為正式會員獲得更高返利,她們開始“認購”價格更高的任務,以獲取更多的返傭。
在金額達到1000左右時,幾人就會被拉入小群,由一個“導師“帶領四位學員做任務。從這里開始,認購返傭已經實際結束。
每一個入群的新學員,都會和另一位學員“做錯任務”,導致其他人無法提現。出于愧疚的心理,侯女士等人又聽從導師指示加做“修復單”和“整合單”,投入的金額愈來愈大。
同時,由于其他幾位學員紛紛提現成功,只剩下自己還未成功,侯女士等人便不斷加大自己的投入想要早些提現,最終越陷越深,直到意識到“群里除了我全是托”,這不過一場詐騙公司成員聯手上演的騙局而已……
據侯女士、小小女士介紹,她們有一個受害者大群,成員高達一百二十余人。
她們中有的是全職寶媽,有的是因疫情隔離工作暫停的職員,有的是農閑時目前無事可做的農民。
詐騙者正是以此為切入點,誘使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她們想要借兼職獲取一定收入,最終在投入一定本金后,為追回損失不斷加大投入,甚至被誘導借朋友、借網貸,最終愈陷愈深。
2、從試衣師到網貸,騙局已成“閉環”
值得注意的是,“導師們”所提到的貸款平臺,也多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自己的信息流廣告推廣。
記者發現,受害者所使用的網貸平臺如安逸花、拍拍貸,在互聯網上“黑歷史”不斷。
2021年2月1日,贛州公安破獲了一起“安逸花”詐騙案件,受害人小潔申請3萬借款提現時顯示無法提現,聯系客服,又稱需要繳納15000元才可修改并解凍賬號,最后又以支付寶轉賬的5000元認證不了為由,要求小潔再次轉賬,最終被小潔識破騙局,共計被騙15300元。
2022年4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黃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在拍拍貸年化率24%的借款,實際加上服務費等等費用總年化率已經高達35.9%。此后黃先生由于因家庭原因無法正常還款,拍拍貸和第三方催收機構便開始對黃先生及家人和同事暴力催收,每日不間斷的短信和電話轟炸。
翻看投訴平臺,有關拍拍貸“暴力催收,丟失工作”、“拍拍貸高額收取砍頭息”、“未經本人同意泄漏通訊錄催收,恐嚇”等舉報比比皆是。
2021年,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金)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其主要產品正是網貸平臺“安逸花”。
檢查中發現馬上消費金融營銷宣傳存在“營銷宣傳夸大誤導、產品定價管理不規范、學生貸款管理不規范、合作商管理制度不健全、聯合貸款管理不規范、催收管理不到位”等“七宗罪”。
但就是這樣“劣跡斑斑”的網貸app,在短視頻平臺上依然持續投放自己的信息流廣告。
“大品牌、一分鐘到賬、日利息低、額度高”,這些鋪天蓋地的貸款廣告,其營銷宣傳與幾年前并無二致。
2020年前后,央視曾曝光短視頻平臺“套路貸”問題,當時短視頻平臺上各路網貸平臺群魔亂舞,其中有的是套路貸,會借“流水賬”、“定金”為由,要求受害人先轉賬才“放貸”,再次騙取受害人轉賬。
有的在用戶完成注冊后,在未簽署任何用戶協議的情況下,就被劃走自己賬戶的余額,遭遇了扣款詐騙,如“米財”、“銀開心”等平臺。
從目前短視頻平臺的網貸信息流廣告來看,“營銷宣傳夸大誤導、催收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依舊存在,前文提到的2021年贛州“安逸花”詐騙案件,也證明“套路貸”依然沒有銷聲匿跡。
“試衣師”騙局的受害者們還告訴記者,除了網貸平臺的高利息將本就陷入絕境的她們再逼一步外,因為借網貸而導致的信息泄露更讓他們不堪其擾。
在平臺套取用戶的身份信息后,有的會再次將網貸用戶拉入新的“刷單”、“投資”、“兼職”等騙局之中——這似乎成了一個閉環。
而當受害人們投訴到平臺后,由于這些一早就讓受害人們下載APP進行溝通交易的詐騙公司無法在短視頻平臺上找到實證,幾乎都被抖音以“商家與您未取得有效聯系”的理由駁回投訴——平臺投訴要求找出當天瀏覽的視頻,但是詐騙信息流廣告永遠只放兩天,受害者們根本無從下手。
3、對于推廣商家的詐騙行為,平臺如何擔責?
據“抖音黑板報”5月6日消息,抖音近期對少數不法分子以手工品制作培訓、試衣員、人力招聘等推廣形式實施詐騙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2022 年以來,共對 1006 個廣告賬戶予以封禁等處理。
但這些遲來的打擊,真的能讓平臺們置身事外嗎?
京師律師事務所的王榮梅律師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規定,短視頻平臺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商家在其平臺上實施的侵權行為,應及時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若其未采取或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則應在其過錯范圍內與商家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平臺需承擔作為網絡平臺經營者監管不到位的行政責任和未盡到審查和管理責任所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同時,因為商家普遍將受害者轉移到了自己的app上進行交易,平臺均以“商家與您未取得有效聯系”的理由駁回受害者的投訴,這個也并不合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規定,網絡平臺經營者應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同時,在平臺內經營者存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時,平臺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而平臺在面臨受害者投訴時,僅以“商家與您未取得有效聯系”的理由駁回受害者的投訴明顯不合理,應當依法與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王榮梅律師認為,平臺上的虛假廣告泛濫,與抖音平臺本身脫不了關系。
實際上,翻看黑貓投訴,有關短視頻平臺虛假廣告的投訴高達3600余條。
其中有母嬰產品免費領取廣告鏈接、有招聘兼職客服廣告、有招聘產品試用員廣告,但點進鏈接后無一例外,都是刷單、虛假返傭等詐騙廣告。
舉報人們提到受騙細節時也大多相似,詐騙公司們往往會以“抖音推廣”為名強調其不會有安全問題,但抖音并不為此負責。
2021年10月,抖音電商平臺推出“真實寶”服務,創作者開通“真實寶”服務后,因創作者過失或錯誤對商品進行虛假宣傳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創作者須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2022年5月6日,抖音官方通過@抖音黑板報提示,兼職需謹慎,凡是涉及刷單,都是詐騙。尤其提到“試衣員兼職詐騙”的套路流程,很多違法犯罪團伙在短視頻平臺發布的內容往往并不違規,但其隨后會通過引導網友添加微信等社交平臺賬號,進而誘導用戶下載第三方app的方式,實施詐騙行為。
抖音將協助公安機關打擊,發現疑似涉詐情況立即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并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同時抖音表示,打擊網絡詐騙行為,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監督與治理。
但對于打一槍換一店鋪的無良商家們來說,這些非強制性的規范對于他們來說似乎不痛不癢。
例如此次的“試衣師”騙局,與受害者溝通派單的團隊雖然是同一伙人,但其企業微信注冊主體各不相同,從傳媒公司到材料公司應有盡有。
對于受害者來說,取證、溯源都極其困難。
有受害者向記者透露,甚至直到現在,“試衣師”騙局的詐騙公司還在繼續運作。
他們有的換上“點贊關注員”、“電商刷單返傭”的皮子,繼續在平臺上以不同形式的入口出現。
直到今日,群里還在繼續“流量排表”,部分沒被“榨干”的受害人還在被“導師們”孜孜不倦地勸道著去尋找借貸的路子。
但由于已經被“禁言”或踢出群聊,她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人不斷地入群,被相似的套路帶向那個令她們后悔不迭的騙局當中。
而這一切,都源于她們曾經信任的這些平臺“大企業”。
在這塊轉化率驚人、資金最豐沛的流量高地上,以流量分發式運營為主的短視頻平臺們,仍未完善其在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