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日益成為生活品質的重要衡量指標,為了緩解公立醫院資源緊張的情況,民營醫院的發展得到了大力支持。
近期,從事綜合醫療及康養服務的民營醫院祈福醫療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謀求上市。招股書的公示幫助市場對公司整體的經營有了初步了解,但也引起市場對于公司部分現存隱患的擔憂。
業績迎來復蘇 運營情況仍未完全恢復
祈福醫療主要經營廣東祈福醫院及若干配套康養設施,包括一間月子中心、一間護老服務中心、一間口腔門診部及五間零售藥房。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83億元、8.65億元、12.06億元。在2020年營收降低20.16%后,公司營收在2021年快速恢復,實現了39.5%的增長。此外,公司在2021年實現了1.31億的凈利潤,取得了149.3%的增長,同樣扭轉了下滑趨勢。
從營收和凈利潤的純業績來看,祈福醫療已經超過了疫情之前2019年的表現,但從公司整體的運營指標來看,恢復情況仍不理想。
從招股書可以了解到,2019-2021年期間,祈福醫院的就診人次分別為40091人次、23258人次、29139人次,住院日數分別為318804天、201664天、243860天??側舜魏妥≡喝諗等暂^2019年有著較大的差距。
從運營床位來看,2019-2021年期間,公司的營運床位均為1352張,并無增長,但是公司營運床位的使用率卻分別為80.4%、50.8%、61.5%。
在疫情影響下,公司的業績情況與平均價格有著一定聯系。2019年-2021年期間,公司平均每次出診支出分別為15560元、19208元、17992元,平均每次住院支出分別為378元、517元、425元。在疫情影響越嚴重的年份,公司的平均價格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緩沖了“量”的減少。
在公司業績有所好轉的情況下,祈福醫療的負債壓力有所減緩,但仍然背負高額負債率。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公司的整體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27.4%、324.6%、183%,雖然呈現出了下降趨勢,但是仍處于較高水平。此外,公司報告期內的流動比率僅分別為0.9、1.1、0.8。較低的流動比率意味著公司的償債壓力較為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祈福醫療除了同銀行借款外,還分別向控股股東及其各自的緊密聯系人借入7.79億。倘若公司此次謀求上市成功,對于緩解負債壓力,平穩現金流將有著重要作用。
人才持續外流 3宗重大醫療糾紛待了結
在公司高額負債之外,作為醫院立足之本的重要醫生正在流失。從公司招股書來看,2019年公司主任醫師42人,副主任醫師113人,到了2021年,公司主任醫師僅剩31人,離職10人,離職率23.81%,公司副主任醫師剩余98人,減少15名,離職率13.27%。
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能為一家醫院的醫療質量提供保證,然而隨著這部分醫院“中堅力量”的流失,也公司后續保持醫療質量帶來了壓力。
醫療糾紛是醫院長期避免不了的話題,對于祈福醫療而言,公司目前共有7宗重大醫療糾紛。招股書顯示,祈福醫院目前已了結的重大醫療糾紛共有4件,支付的賠償共149.1萬元,但仍有3宗重大醫療糾紛待了結。
祈福醫療的三宗糾紛背景分別為因延誤診斷交通意外引致腿傷、因呼吸衰竭導致患者死亡、因急性心功能障礙癥導致患者死亡,預計累計最高承擔160.3萬元賠償金。
值得一提的是,祈福醫療的7宗重大醫療糾紛,1宗發生在2019年,其余6宗均發生在2020-2021年。
公司重大醫療糾紛多數發生于公司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開始流失的2020年-2021年。這兩者之間的聯系,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醫生質量對于醫院的重要性。
新業務毛利率較高 增收或陷入困境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消費者對于醫療服務的日益關注,醫療保健市場得到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醫療開支總額由2016年的4.6萬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 7.2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9%。
為了應對時代發展,祈福醫療開始布局康養業務,并建設了月子中心、護老服務中心。
招股書顯示,公司月子中心只為產后母親及新生嬰兒提供上門服務,無法提供居住服務;同樣,祈福醫療提供的養老服務,也不包含居住,只能提供上門服務。
僅提供上門服務的“輕資本”模式幫助公司節省了成本,獲得了高毛利率。
招股書顯示,2021年,公司醫院業務中,門診醫院服務、住院醫院服務、醫院運營和相關的配套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8.7%、23.0%、25.7%。而在康養及藥品業務中,產后醫療保健服務、護老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0.4%、43.6%,均高于傳統的醫院服務。
然而在創收方面,祈福醫療的新業務卻陷入了困境。2019-2021年期間,康養服務貢獻的營收分別約為2240萬元、2490萬元、3690萬元??叼B服務雖然出現了一定的營收增長,但是在2021年占總營收的比重也僅為3.1%,后續能為營收提供多大助力仍沒有很好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