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小幅高開,早盤三大指數呈現震蕩態勢,滬指表現相對更弱,創業板指盤中曾幾度沖高;午后央企國資改革概念崛起,A股情緒有所升溫,三大指數陸續翻紅,滬指更是一度站上3100點,但尾盤市場再度回落走弱。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7703.5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23.93億元。兩市119股漲停(含ST股),11股跌停。
紡織服裝、交運設備、教育、光伏設備、通信服務等漲幅居前,化肥行業、航空機場、煤炭行業、房地產服務、中藥等跌幅靠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短期,指數震蕩上行,延續4月底以來的反彈趨勢。不過,上行無力以及內憂外患的抑制下,市場風險偏好被壓制,指數上行空間或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投資者如何把握掘金機會?
中銀證券最新發布的策略周報《反彈的必要性已經具備》中指出,下半年起,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國內基本面有望觸底反彈,而海外即將正式進入下行周期,中美經濟周期的短期錯位也將為A股迎來喘息空間。站在當前時間窗口,我們認為無需對于A股過度悲觀,可擇機布局即將到來的反彈機會。
同時,中銀證券分析認為,超跌反彈行情后期關注三條行業配置線索。近兩周反彈行業分布與前期跌幅呈現明顯線性關系,整體超跌行業反彈修復力度更大。
在2022年年全A非金融業績大概率僅能實現小幅正增長的背景下,顯示全年盈利下修展開尚不充分,在市場經歷近半年的估值調整后,“貴”已經不再構成倉位和行業配置的主要矛盾,中報前后需關注盈利韌性,僅防業績不及預期帶來的殺業績風險。
短期看,在成長完成兩周維度的快速反彈后,考慮潛在盈利預期沖擊以及4月社融數據發布后的市場壓力:
業績方面建議關注具有一定盈利韌性的必須消費方向;
成長方向建議先沿PEG較低的安全方向展開防守反擊,等待穩增長預期的交易窗口期結束;
價值方向繼續關注政策穩預期的地產以及互聯網平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