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港互動(08267.HK)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日前,藍港互動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藍港互動收入1516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8%;毛利383萬元,同比減少40%;期間虧損1348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的1044萬元增加29%。
記者注意到,從2014-2021年的上市8年時間里,藍港互動僅有2年盈利,從2016年至今,公司便開始虧損。近兩年來,藍港互動的游戲和影視業務更是連續下滑。
面臨經營困境,公司將采取什么措施增強盈利水平?對此,藍港互動方面僅向記者表示,公司在游戲和影視兩大核心業務上在年內會有所突破,同時也在探索更多業務線,未來會對外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首日,藍港互動以9.78港元/股收盤,市值約為36億港元。但如今,公司股價已一落千丈,市值蒸發了將近97%。
追著“風口”走
公開資料顯示,藍港互動集團由王峰、廖明香等人于2007年創辦,公司旗下擁有藍港游戲、藍港影業兩大品牌,并在韓國設立了分公司。2014年12月,藍港互動登陸港交所創業板,IPO融資超過7.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7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創始人王峰原為金山軟件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曾為金山效力10年之久,與雷軍、求伯君被并稱為“金山三杰”。
在上市之前,藍港互動相繼完成了4輪融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主要投資者有IDG資本、北極光創投、NEA、復星集團旗下資本、蘭馨亞洲、軟銀賽富、百度控股等。
可惜的是,即便受眾多資本青睞,藍港互動似乎沒有趕上好時機。上市第一天,市場反應平淡,公司以9.78港元/股收盤,跌破9.8港元/股的發行價。
上市之后,藍港互動開始開拓市場、拓寬產品線、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除游戲業務外,公司在影視娛樂和消費電子都進行了布局。
2015年,彼時正值“IP熱”,藍港互動趁勢推進“影游聯動”模式,圍繞熱門IP進行游戲和影視聯合開發、運營。為此,公司相繼推出了《十萬個冷笑話》、《甄環傳》和《羋月傳》等多款知名IP手游,但在熱度過去以后,這幾款游戲的后期表現并不如人意。
同年,王峰還把手伸到了游戲主機領域,他創辦了斧子科技,定位于消費電子產品研發設計及互動娛樂內容服務業務。2015年10月,斧子科技拿到了6000萬美元A輪融資。然而,該公司推出的號稱國內第一款游戲主機“戰斧F1”并未滿足市場期待,該產品在預售及正式銷售的一個多月內,其在天貓、京東平臺上的總銷量僅寥寥數百臺。
顯然,相較于國外龐大的主機市場,國產游戲主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終,“戰斧F1”草草收場,斧子科技也改名為“藍港科技”并回歸藍港集團,而公司曾計劃推出的“戰斧VR”也不了了之。
不過,藍港互動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轉身投向了當時火熱的區塊鏈產業。據相關媒體報道,2018年3月,藍港互動成立區塊鏈游戲事業部,全面擁抱區塊鏈,旗下的游戲、硬件、影視IP業務將全面鏈化。此前,藍港互動布局了兩款區塊鏈養成類手游《加密狗》和《捉妖記》。
2018年3月,王峰發起創辦的區塊鏈先鋒門戶火星財經僅上線26天就獲得了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泛城資本等,估值1.5億元。同年6月,火星財經完成A+輪融資,由策源資本領投,投后估值3.3億元。
在藍港互動一頭扎進區塊鏈的同時,多數互聯網企業并沒有如此激進,而是潛心于基礎技術的積累,為區塊鏈培育好土壤。而對于不斷虧損的藍港互動來說,區塊鏈的基礎研究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等問題,是公司亟需解決的重點。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手游產業蒸蒸日上,藍港互動卻沒有穩住這一主業。2014年,藍港互動游戲業務總營收為6億元;到了2021年,游戲業務帶給藍港互動的收入降至7056萬元。而在同期,根據《2021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255.38億元,同比增長7.57%。
游戲業務能否力挽狂瀾?
接連追風無果,藍港互動主打的游戲業務還有救嗎?
5月10日,藍港互動推出的女性向新游戲《筑夢公館》進行全平臺公測。根據七麥數據顯示,公測首日iOS端預估下載量為31791,iOS端預估流水19992美元。
然而,就在公測首日,不少玩家在登錄游戲時遇到登錄失敗的情況。在taptap游戲社區、微博游戲超話內,不少玩家反映了這一問題,且對藍港互動的技術能力表示質疑。
5月11日,《筑夢公館》發布登陸說明稱服務器收到大量異常請求,疑似被攻擊,因此目前可能存在服務器波動的情況。對此,《筑夢公館》發布了充值返利說明和公測補償福利說明,對游戲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給玩家帶來的困擾表達歉意。
不過,藍港互動方面對新游戲仍持有信心。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筑夢公館》在內測階段就擁有了不錯產品評價,在相關平臺擁有不錯的評分,擁有很高的期待值。此外,公司也儲備了多款游戲產品,都將于今年下半年陸續上線。”
在游戲公測上線之初,《筑夢公館》在taptap上的評分為8.2分。但截至發稿前,該游戲在TapTap平臺上的評分已降至6.7分。
實際上,在行業遇冷、大廠緊逼的背景下,近年來不少游戲廠商頻頻出現虧損、收縮業務。一位手游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眼下對于游戲廠商來說,外有監管、版號、推廣成本上升等問題,內有自研能力、盈利效果、成本控制等問題。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輕度游戲將成為大趨勢,建議游戲廠商不與巨頭重度游戲正面抗衡,同時提升自研能力,尋求新的創新玩法和推廣。”那么,未來藍港互動能否重振游戲業務?本報記者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