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王健林一再否認,但五年前的“摔杯為號”一直是業內的談資。
2017年甩賣資產給融創、富力,斷臂求生回血近700億后,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反而安全了,如今,接手方陷入流動性困難,王健林反倒成了“白武士”,四處接手一些老哥們的商管資產,比如河南王建業地產。
一時間,王健林成了不少陷入困境房企大佬們欽羨的對象。不少出險房企人士說,要是半年前,老板也有王健林那么果決就好了。
不過,房地產行業下行和疫情的影響,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眼下王健林也遇到了些麻煩。
港交所信息顯示,因已滿六個月未能通過聆訊,萬達商管招股書于4月21日“失效”,投資者對萬達再上市多了幾分擔心,畢竟此前也有多家物業公司招股書出現失效,甚至撤回、上市失敗。
萬達商管有關人士于4月21日回應記者稱,材料失效不會影響公司上市進程,會盡快重新提交申報材料。
王健林推動下的萬達商管上市一波三折。2016年,王健林認為萬達商業在港交所長期被低估,將公司私有化退市。同步地,則是啟動A股IPO進程,但這一等就是六年。
直到去年3月,萬達方面官宣撤回萬達商業A股IPO申請,并成立萬達商管,謀求以輕資產的形式在港交所重新上市。同年10月21日,萬達商管遞交了招股書。
在過去幾年,港交所已有多家商管公司上市,許多投資者本以為萬達商管上市應該會一帆風順的事,沒想到卻遇阻了。
按照港交所的規定,在申請期滿六個月到期后,于三個月內重新提交材料,仍屬于原有申請的延續。并且港交所多次材料失效,最后上市成功的案例也不少。
也有香港投行人士認為,萬達商管可能是想等市場平穩后再上市。此前就有市場消息稱,萬達準備推遲IPO,認為眼下不是個合適的上市時點,不利于估值的釋放。
但從萬達有關人士的表態來看,失效后馬上就提交資料,這個觀點站不住腳。
對王健林來說,上市應該無虞,更為要緊的是如何實現“對賭協議”。
在本輪ipo前,萬達商管引入了豪華戰略投資者天團。包括PAG(占股3.57%)、中信資本(2.5%)、碧桂園(1.79%)、螞蟻金服(1.44%)、騰訊(0.84%)和鄭裕彤家族(0.07%)在內22家公司,給萬達商管估值近1800億元。
這既是對王健林的認可,也給他的壓力。
在萬達商管的招股書中,萬達商管與珠海萬贏、大連萬達商業及投資者訂立了一系列協議。其中保證,萬達商管2021年預估實際凈利潤、2022年及2023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經審計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1.9億元、74.3 億元及94.6億元。
如未達成,大連萬達商業及珠海萬贏將以零對價轉讓有關數量的股份,或向投資者支付現金補償。
2018年至2020年,萬達商業的凈利潤分別為20.22億元、12.47億元和11.12億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萬達商管的收入為106.36億元,凈利潤則為6.55億元。離對賭協議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這份壓力下,上市、規模擴張、利潤提升都是王健林必須解決的。
王健林也馬不停蹄,繼續擴張輕資產版圖,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鑫苑集團董事長張勇和山西田森集團董事長杜寅午等大佬最近就紛紛與萬達談起了各類合作;此外,北京藍色港灣、五棵松卓展中心等也將由萬達管理。
只不過想要完成對賭協議,王健林還要做出更多,一場硬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