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必須電動化!當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浪潮席卷全球時,主流傳統車企紛紛制定電動化戰略規劃,加速踏入新能源征程。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破百萬,分別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預計,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達到500萬輛,在全球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不斷上漲,面對全球化的環保趨勢,眾多傳統車企開始加速電動化布局。
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無論是豪華品牌、合資品牌還是本土的自主品牌,電動化都是必然的發展路徑。而只有盡早轉型,勝出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即使如寶馬這樣的全球領先的豪華品牌,也錨定清晰路線,在加速推進電動化攻勢,引領大型豪華車細分市場邁入純電動時代。日前,寶馬集團的全新BMW 7系在北京舉行全球首發,首次向世界展示了創新BMW i7。這將是寶馬集團為中國帶來的第5款純電動產品,也是寶馬集團純電動陣容的旗艦產品。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說:“創新BMW i7是最強的7系,是寶馬成功發展和堅定電動化轉型的最新例證。” 而創新BMW i7的首秀也意味著BMW純電動產品陣容擴展到大型豪華車細分市場。
寶馬集團方面對記者表示,預計2022年內,寶馬集團的量產和試生產純電動車型將達15款,覆蓋約90%的豪華車細分市場。隨著不久前BMW i3的國產和BMW i7在中國亮相,寶馬為中國用戶提供的純電動車型將達5款。“到2025年底,寶馬集團預計在全球累計交付200萬輛純電動車,在中國銷售的每四輛新車中就有一輛純電動車型。”
作為自主品牌汽車的代表企業,長安汽車雖然布局電動化的時間較早,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去年發布了純電品牌阿維塔之后,長安汽車又于2022年4月發布了新的電動品牌——長安深藍。近日,長安深藍發布了全球首個全電數字平臺,該數字平臺以純電為基礎,同時拓展氫燃料電池、增程等多種補能形式,是一款兼顧未來出行前景和今日用車體驗的全賽道純電驅動專用平臺。
記者從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鄧承浩處獲悉:“基于長安汽車20余年在新能源領域的成功研發經驗背書,深藍全電數字平臺具有極致的動力系統驅動電效率、以后驅為基因兼顧四驅的高性能、以域控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的高智能、以及芯車云三層防護的高安全。”
可以看出,長安深藍全電數字平臺的正式發布,一方面通過先進的技術,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技術的風向與標準,另一方面更突破了行業技術瓶頸,引領市場不斷向上進階。
當然,在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合資車企也不甘示弱。以東風Honda為例,2021年10月,Honda中國發布了在華電動化戰略,推出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2022年4月25日,Honda發布了“e:N”品牌的品牌宣言、品牌口號及產品規劃等,吹響全面邁向電動化的號角。4月26日晚,Honda在華首款純電動車型東風Honda e:NS1正式發布,此舉也標志著Honda開啟在華電動化發展新篇章。而在新品牌、新車型的全面驅動下,東風Honda的電動化轉型也將再次提速。
此外,廣汽豐田首款 e-TNGA 純電中型 SUV bZ4X也于近日開啟預售,廣汽豐田方面表示,將以 bZ4X 為開端,全面推動電動化產品陣容擴大,提速全方位電動化戰略。
而此前的4月初,比亞迪方面已官宣停止生產燃油車,全身心投入新能源汽車制造。3月初,沃爾沃表示,將在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屆時純電車型和混動車型的占比均為50%,到2030年成為豪華純電汽車公司。
從全球范圍來看,各車企普遍將 2025 年與 2030 年設置為規劃的關鍵節點,并據此制定電動車銷售目標。
傳統的汽車制造業經歷了上百年的技術積累,由龐大的體系構成,圍繞著內燃機形成了一套傳統動力總成,而在電動化趨勢已成定局的當下,無論是來自生存緊迫感還是監管的壓力,轉型電動化已是必由之路。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傳統車企電動化需要重新構建產業鏈生態。的確,對于傳統車企而言,在這場洶涌而來的電動化轉型大潮中,從生產平臺到組織架構,再到下游的銷售渠道都將面臨革新。傳統車企要想守住自己的市場份額,還需要穩健地進行轉型,調整好在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節奏,才能更好地實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