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瞭望周刊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蘇會志代表主辦方致辭,會議邀請了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唐圣玉、北京市海淀區特聘區長助理靳暉,來自浙江、山東、合肥、宜昌等8家省級和市級國資金控機構負責人,以及金融壹賬通、同盾科技的代表共濟一堂,會議由瞭望智庫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聶歐主持。
在黃潤中看來,在非常時期,金融控股公司更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幫助地方政府整合本地金融資源,釋放本地金融企業活力,使金融機構將自身發展與地方各類產業發展、地區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穩定而長期的金融支持。
對于金控機構正在積極探索的數字化轉型,黃潤中認為,金控集團的數字化實際上是打造“平臺經濟”,不能各自為政,底層數據的打通不僅需要政府各部門發力,更需要金控機構盡快實現自身變革,跟上節奏。“要想以金融業務的復雜性與科技的精準性來形成科學的自動化系統搭配,就必須通過技術進步來實現自我革新”,黃潤中說。
黃潤中建議,宏觀層面,將政府與市場、人才的優勢真正結合起來,促進國資金控機構發展;同時,金控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應堅持“頂層設計、分步實施”,先將頂層設計好,再根據業務需求針對人才、技術、資本和場景來分步走。微觀層面,國資金控機構要從當下開始夯實技術基礎,將數據治理的各方面進程標簽化、結構化,最終完善數據模型、實現數據安全共享。
針對監管機構在金融創新中的角色,黃潤中表示,監管部門應將審慎監管與寬容創新相結合,尤其在期要做到逆周期監管,對我國領先全球的數字經濟領域,更需要加大創新的寬度。
本次會議上,黃潤中還詳細介紹了平安集團 “251”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為在場的金融機構和業界帶去了有價值的思考。“2”是指集團和子公司都有自己的風險管理體系;“5”是指五大風險,包括資產質量風險、流動性風險、信息安全風險、合規操作風險、品牌聲譽風險;“1”是指平安集團建立了統一協同管控平臺iRisk,用以對子公司及其董事會實施統一高效的經營管控,全面監控各子公司五大風險的各項指標,從根本上防范于未然。此外,平安集團還通過制定和完善各項風險管理制度、規范風險管理流程,將風險管理的職責落到實處。
與會的各位嘉賓也貢獻了大量極具意義的觀點和思考結晶,他們認為在《決定》發布后,金融控股公司的經營管理必將駛入更加規范的軌道,這使得防范風險的交叉傳染尤為重要,而利用金融科技的創新成果和頭部企業的成功經驗可以縮小自身與行業要求之間的差距,搭建起更有效的風控管理模式,這有利于規范金融市場秩序,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金融的良性循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