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傳祺第四代發動機)
即使是曾經的巨頭,EA113、豐田8A引擎,在其排量領域依舊是無法以高熱效率自居。但在最近這十年間,還是有不少的發動機熱效率無限接近40%,而中國品牌在發動機領域也逐漸追趕了上來,可以說,這十年也是以廣汽傳祺為首的自主品牌向上的十年。
廣汽傳祺獲中汽研"最高認證"
在最近的一年,涌現出了許多熱效率在40%以上的發動機。豐田A25A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0%、A25B達到41%,馬自達SKYACTIV X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3%,這些都是真正意義上投放到整車上,并且量產的高熱效率引擎。
熱效率40%以上,一直都是企業引以為傲的技術標簽優勢,那當然,我們自主品牌中也有向"4"而發的企業,并且已經有一批已經取得出色的成績。最近,廣汽傳祺就獲得了,有著認證機構行業"泰斗"之稱的中汽研的"最高認證"標簽。
廣汽傳祺此次認證的三款引擎,代號分別為4A15J2、4B20J2、4B20L1三款引擎,其中4A15J2、4B20J2為廣汽傳祺第三代引擎產品,而4B20L1屬于第四代全新引擎。4A15J2、4B20J2熱效率并沒有達到42.10%,前者為40.48%,后者為40.23%,更大排量引擎更不容易保證高熱效,從這點上來說并無異樣。熱效率最出色的4B20L1達到了42.10%,這臺引擎事實上還未投放市場。中汽研如何測試出來?
業內最權威的認證標準測試
國標GB/T 18297一定是目前業內最有權威性的認證標準,將引擎運轉至額定功率點,根據國標進行凈功率測試,發動機正常工況下進行最低燃油測試實驗,得出的有效功率以及每小時耗油量,通過算法計算最高熱效率。
實驗室數據不會騙人,拿一臺EA888、EA211亦或者K20C3引擎也是這么個算法。對中汽研測算出來的40.48%、40.23%以及42.10%數據我們應以平常心對待,自主品牌引擎過去十年發展突飛猛進,單單從引擎角度分析,自主品牌并非沒有反超合資的實力。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一臺引擎擁有一流的圖紙,頂級的配套供應商,就能夠生產出熱效率燃爆全場的引擎。就拿熱效率42.10%的四代4B20L1引擎來說,技術角度是絕對沒問題的。廣汽傳祺采取缸體缸蓋分開水套和缸體分層水套設計,保證熱管理上的更加極致,電子水泵、溫控模塊保證效率最大化,同時可變排量機油泵、低張力活塞環以及DLC涂層技術,都能有效降低工作摩擦。
強大人才體系打造"智能工廠"
原理不難,自主品牌生產熱效率的門檻其實也沒那么高。嚴格意義上來說,以目前行業設計師功底,零配件供應體系完善程度以及圖紙公開、透明化而言,想要設計、生產一臺擁有高熱效率引擎的門檻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所以,真正難就難在制造人才上面。
廣汽傳祺在創立、成長、進化過程中,背靠的就是廣汽傳祺人才體系,從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提煉出來的頂級人才通過經驗、智慧以及技術儲備保證了設計層面的頂級優越度。就拿此次取得40.23%熱效率4B20J2引擎來說,傳祺GS8S搭載的這臺引擎最大扭矩390牛米,最大扭矩轉速1750-4000轉,最大馬力252Ps,最大功率185kW,賬面數據達到同排量Turbo引擎佼佼者之位。
只有賬面數據的參數可靠還不夠,一臺可靠的引擎評定標準可不是單純的賬面數據出色,可靠以及穩定才是深一層次的吸引力,很顯然對于廣汽傳祺來說,擁有更主流的"智能制造"工廠,讓其在生產層面就杜絕不必要的故障率。我們過去一直在說,解決了人的問題,產品的問題自然也不是問題,廣汽傳祺優于其它自主品牌的長項,就是背靠廣汽集團提供的人才優勢。
別再戴著有色眼鏡來看自主
以上種種,我們不難看出,作為自主品牌標桿,廣汽傳祺很明顯已經克服了引擎的問題。但事實上是,有不少人質疑自主品牌目前取得的成績。一方面原因是傳統老舊思想約束束縛,"國產車也能造出來主流發動機"這種偏色眼光的確存在,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確做好了發動機基礎,但動力匹配層面相對薄弱。
前者必須要被重新定義,單單從動力引擎層面,自主品牌經過十年快速發展,已經用一個十年做出了合資選手兩個甚至三個十年的成績,"偏光眼鏡" 必須要丟掉,自主品牌并非造不出主流引擎。相比于主流引擎的出色與穩定,"動力系統"匹配的確差了點意思,真正扼喉點在變速箱以及匹配調試技術上。
事實上,消費者無法真正感知到一臺發動機好不好,發動機動力通過變速箱傳導至傳動軸,這才是完整的動力傳輸路徑,動力中轉站"變速箱"機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一臺發動機好不好,必須由變速箱反映出來。高熱效率發動機必須配合著高傳動效率變速箱,并且有一套聰敏的調試手法,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出熱效率優勢,在等量燃油基礎上輸出更多的動力,讓車跑的更遠。
類似于傳祺4B20J2這種出色的引擎事實上,是會越來越多,而且從技術、使用、可靠性等層面分析的確要超越了同價位合資引擎,但由于匹配技術以及變速箱方面的壁壘尚未突破,導致了發動機引擎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縛。中汽研做出的當下認定是非??陀^公正的,廣汽傳祺擁有目前主流引擎儲備技術,高熱效率以及高穩定性優勢不言而喻,這一定會為未來打造主流動力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瓶頸總是一個一個突破,壁壘是一個個被顛覆,今天顛覆了發動機領域的壁壘,廣汽傳祺在下一個3-5年,也許就能夠創造出更出色的動力系統。給自主品牌點時間,讓他們證明自己可以。
總結
提升熱效率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不僅僅需要設計層面的不斷攻克難題,還需要企業考量供應商的能力,同時還需要衡量生產成本、可靠性成本以及是否符合排放法規等等。作為一個才剛滿"十二周歲"的"新生品牌",廣汽傳祺自創立起,便立志"為愛造車",讓世界看到中國品牌的制造實力。苦心耕耘十幾載,現在終于進入了世界前端的隊列,此次中汽研的認證是對其最大的肯定。雖然在動力匹配上面,我們自主還存在有差距,但是連發動機這樣的"世界難題"都難不倒廣汽傳祺,在未來,相信它們也一定會再次為我們帶來驚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