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旨在為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引導和激勵創新創業項目落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大賽自啟動以來,受到國內外創新創業團隊的矚目,從全球共征集509個涉及海洋及農業科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優質項目;經過專家評審團的評審打分,來自國內綜合、深圳、武漢、上海、海外綜合等分站的118個團隊入圍復賽。12月17日- 24日,各個分站分別以線下路演或遠程視頻接入的形式進行了復賽,39個項目晉級大賽半決賽。其中,其中國內綜合站、海外綜合分站、深圳分站各晉級7個,北京、上海、武漢各晉級6個。
據介紹,晉級半決賽的項目貼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所支持的產業范疇,具備高科技、高智力、高創新等特點,項目均表現出落地亞崖州灣科技城的超高意向。6個分站賽評比出的項目庫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北京分站賽晉級的6個項目中,海洋石油裝備、海事模擬系統、海洋氣象導航系統、深海探測裝備等創新項目領先于行業。在武漢分站賽中,其項目有依托于高校和省級技術研究中心的石墨烯項目、知名企業出身的人工智能項目、被國家科學技術部評定為國際領先的超節能服務器項目。由創投機構和高校聯合承辦的上海分站賽精彩紛呈,參賽項目有成熟的市場應用項目,又有體現高校技術轉移的創業項目,包含人工肝、光子芯片、垃圾分類、深海智能通信等。在深圳分站賽中, 7個成功晉級半決賽項目包含有水下機器人行業龍頭企業、半導體芯片上下游項目、顛覆性創新新材料項目、海歸成功轉型項目等。其中,80%的項目創始人是海歸人才或擁有博士學位,2/3的項目有過融資經歷獲得過市場認可。國內綜合分站賽通過線上路演的方式選出的7個優質項目,包含上天衛星、組網可期,水上無人艇、優美航行,海上風電樁等前沿高科技項目。
海外綜合分站賽成績十分搶眼,16個入圍復賽的項目經過激烈比拼,最終7個項目晉級大賽半決賽。參賽項目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士、比利時、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項目創始人全部為海歸博士創業,充分展示了三亞大賽首屆國際賽的風范。其項目有前沿最新科技,也有國內急需的技術;包含噴墨打印芯片、半導體芯片檢測修復技術、腦監護儀、AI無人駕駛和汽車監測設備等。
此外,在各分站舉行的線上線下復賽現場,組委會邀請了來自科研、投資、產業方的專家擔任評委,分別從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成長性等多維角度予以項目指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現場向參賽團隊推介崖州灣科技城,并從區位優勢、產業方向、創新機制及政策等方面介紹了海南自貿港和科技城產業優惠政策。
據悉,在后續的賽程中,大賽組委會將邀請國內知名創投機構、投融資機構、行業專家等為創業團隊打造創賽訓練營,力爭為參賽團隊提供更多的貼身創業服務。同時,總決賽設一、二、三等獎,提供總額1100萬元的豐厚獎金池,單個項目最高獲獎獎金100萬元。對于大賽評選出來的優質項目,主辦方還將提供項目孵化、人才計劃優先申報、安家補貼等創業支持。
本次大賽由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海南省科學技術廳、海南歐美同學會指導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協辦。
各分站賽比賽現場情況
北京分站賽比賽現場
武漢分站賽比賽現場
上海分站賽比賽現場
海外分站賽線下評委現場
國內分站賽線下評委現場
深圳分站賽比賽現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