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為進一步激發少年兒童對民俗文化的興趣,增加其相關知識,1月15日棠香街道社工站在水峰社區開展了“習節氣,懂民俗”主題活動。
活動開始,社工與小朋友們通過自我介紹加深了彼此的了解。隨后,社工通過朗讀24節氣表的方式把小朋友們帶入學習的課堂,大家爭先恐后地舉手,積極回應著社工提出的問題:“最近過的節氣是冬至,冬至吃餃子。”“臘八粥!小寒要吃臘八粥。”還沒等社工完整說出問題,幾名小朋友們就舉著手大聲回答著。
節氣民俗的學習結束后,社工給每個小朋友分發石膏瓶和畫筆顏料,引導他們在瓶身上繪制出自己喜歡的節氣,并且介紹自己繪制畫面的意義。沒過一會兒,小朋友們就畫出了五彩斑斕的畫面。“我畫的是太陽光,秋老虎熱得像火焰一樣,所以我用的是紅色。”王宇小朋友主動走到前面介紹起自己的作品。活動最后,小朋友們高高舉起自己的作品和小禮物,滿臉開心地向社工告別。
此次活動讓40余名小朋友學習了節氣知識,了解了民俗文化,培養了繪畫興趣,鍛煉了思維能力。社工將為他們的童年增添一種特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