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昌市共享電動車迅速普及,極大地改善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體驗,運營商也積極參與城市治理,與政府共同解決城市中交通擁堵的問題。但隨著市民對共享電動車的需求逐步旺盛,共享電動車治理方面的社會問題也愈發突出。
(相關資料圖)
近日,江西晨報高度新聞記者接到市民劉先生的投訴,在南昌多地出現大量的無牌共享電動車。“我早上上班路過紅谷灘綠茵路,路邊停放一排‘公交順道’電動車,近一半電動車都是沒上牌照的,這給群眾的出行和城市管理工作都帶來了隱患。”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調查:“公交順道”的無牌車輛隨處可見
連日來,記者在南昌市紅谷灘區、西湖區多處走訪發現,許多人流聚集的地方都停有大量的共享電動車,主要有“美團”“小遛共享”“公交順道”等品牌。然而,這些聚集在一起的車輛卻有部分是沒有上車牌的,以“公交順道”的無牌車居多。
記者在紅谷灘區綠茵路、會展路、紅谷中大道、麗景路、衛東地鐵站、翠苑路地鐵站附近,西湖區滕王閣地鐵站附近均發現了大量的“公交順道”無牌電動車。其他幾家企業的電動車也存在無牌車的問題,但數量較少。
7月9日,記者在麗景路衛東花園三期停車點看到,共計停放16輛“公交順道”共享電動車,竟然有一半“公交順道”電動車沒有上牌,這一情況在萬達金街附近的電動車停車點也非常突出。
記者隨機選取了幾輛無牌電動車開鎖,均可成功解鎖。在部分紅綠燈路口,“公交順道”無牌電動車也在被市民廣泛騎行。
企業:將及時回收無牌車輛
7月10日,記者聯系上“公交順道”共享電動車所屬企業——南昌公交順道公共自行車科技有限公司,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車輛投放前都上了牌照,但是在運行的過程中,車牌可能存在人為損壞,也有部分遺失。“6月初,我們向交管部門提交了補牌申請,目前還沒拿到牌照。”
當記者提出沒有牌照的車輛是否能夠上路時,該負責人表示每天有專人對無牌車進行統計和回收。“可能有些車今天還有車牌,第二天就掉了,只能安排人去回收。”
當記者質疑,南昌城區多個點位均有大量無牌車輛被投放上路,是否存在新投放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我們對新投放的車輛有一定的把關,沒有牌照的車不會去投放,每個點位都有負責秩序的工作人員,無論有無牌照都需要將車輛擺放整齊,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回收。”
記者向該負責人反映,南昌多地存在無牌電動上路行駛的問題,除了紅谷灘區,還有西湖區也存在大量的無牌車。“這個現象確實是有,但是不光是我們一家企業會有無牌車在路上,其他的企業也存在丟失車牌的現象。車牌丟失了在系統里發現不了,只能通過現場的工作人員排查回收,制作牌照也需要時間,我們也會和管理部門保持緊密溝通,盡快將牌照裝上。”
同時,記者也與美團共享電動車相關業務負責人取得聯系,將街頭出現的無牌車告知企業。“南昌市交管局7月10日也把我們叫去開了一個會,我們將對牌照掉落的車輛加強監管,及時回收。”該企業相關業務負責人段先生表示。
交管局:將開展一次全面排查清理
7月10日,記者將該情況反映給了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南昌市《關于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實施意見》(洪府辦發〔2021〕4號)規定,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主要負責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交通通行秩序管理、違法行為的執法、車輛登記上牌以及交通事故處理工作。
針對近期共享單車無牌問題,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將督促整改,要求各共享單車企業對企業名下無牌車輛開展一次全面排查清理,及時回收路面無牌車輛,對于號牌遺失、損毀的,按程序及時補領號牌,對于未及時補領號牌的車輛,安排運維人員將車輛集中停放到企業內部停車場,嚴禁無牌車輛投放路面。
同時,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會約談企業,要求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立即整改,增加運維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對于違規投放無牌車輛企業,按照《南昌市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企業服務質量考核細則(試行)》規定,納入考評。
律師:發生事故難尋找,存在安全隱患
共享電動車屬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眾,但是其質量和安全問題仍不容忽視。北京市致宏律師事務所劉太金表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條規定,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無牌車輛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如發生事故也很難尋找,市民使用共享電動車前應檢查車況,不使用無牌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