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縣棲霞鎮棲霞路,是鎮上一條熱鬧的人文老街。黃葛樹下好乘涼,往往午覺后,老人們會聚在附近門市下棋、喝茶、擺龍門陣,扇大蒲扇。而棲霞路6號門市不做生意,住著特別的一家人。
“他家的情況,全縣都少有?!?/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遇到這種事情,叫誰都承受不住。”
……
想要了解這家人并不難,街上的老人們,多少會透露一些這家人的不容易。但同時,老人們也會不約而同豎起大拇指,夸獎當家的小菊是個乖女兒,給予了這個家滿滿的安全感。
一戶三殘,會是什么樣的家庭?是絕望嗎?不,重慶晚報記者所見的,是溫馨,是不離不棄的幸福。
01
妥妥的當家人
“既然當不了盛開的花,那就做藍天上的云?!?/strong>
老人們口中的當家人小菊,在當地早已傳為佳話,“孝女小菊”可以說無人不知。但實際上,她戶口本上登記的姓名為王小云。
為何改名?8月1日午后,與這位“80后”姑娘初次見面時,大家不經意間聊起這個話題。她笑著說,或許由于出生在8月菊花盛開的日子,父母沒什么文化,就應景取了這個名。不過,遺憾上戶口時弄錯了,從此成了小云。
“既然當不了盛開的花,那就做藍天上的云吧。”樸實無華的王小云,領著我們向家的方向走去。路上,聊起家里的情況,她輕描淡寫地形容“挺好”。而提起自己,卻想了想說“不化妝,不打扮,全身上下加起來100多元”。
王小云跟記者聊天時,一直面帶笑容。
“整潔就好”,是王小云對美的理解,無關貴重。眼前的她,真實大方,散發著干練的美。言語間,不夾雜一絲悲情,不帶負能量。
“現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我決定?!蓖跣≡莆⑽⑿φf,這個“一家之主”責任太重,還真不太好當。
02
家務事都靠她
“不委屈!一家人就是要團結在一起!”
“哥,我回來了?!?/p>
快到家門前,王小云扯著嗓門喊了起來。門前有個小壩子,哥哥王興東坐在黑輪椅上,背挺得直直的,友好地揮手。弟弟王興波坐在紅色代步車上,很是靦腆,像在騎玩具車一樣。
王小云的哥哥和弟弟在院壩里等她回家
“都是‘80后’‘90后’年輕人,別客氣?!蓖跖d東熱情邀請我們進屋。
走進這個僅有40平米左右的家,溫馨感撲面而來,抬頭便看見“家和萬事興”的牌匾。母親楊明珍趕著去家附近的地里摘黃瓜,父親王德華安靜地待在內屋,悠閑地翹著腿,眼睛朝著門外看。
墻上掛著家和萬事興的牌匾
“我是家里打雜的?!被氐郊业耐跣≡七@也做那也顧,根本停不下來。
父親腿被蚊子咬了,起了紅包,她彎下腰輕輕給父親擦花露水;老家帶來一大包脆李還沒打理,她趕緊挑挑揀揀;中午剩下大半鍋稀飯,她琢磨著晚飯吃點什么,打開冰箱瞧了瞧,選了一塊老臘肉提前解凍;晾在門外的桌布眼看曬干了,她又連忙收進來鋪好,接著將剛洗好的被套晾上去。
王小云在廚房準備食材
王小云做了一桌子可口飯菜
“這個家沒她不行,我們兩兄弟二級肢體殘疾,父親一級視力殘疾?!蓖跖d東欲言又止。他說,委屈妹妹了。
“不委屈!一家人就是要團結在一起!”王小云皺著眉,立即反駁了哥哥的話。
03
家是最大牽絆
“媽媽,其實現在的生活也挺不錯。”
鎮里考上大學的孩子,都期望學業有成后,在外有好的發展。但王小云卻是鎮上中學教師隊伍中,為數不多的年輕返鄉教師之一。
今年36歲的她,是棲霞鎮云硐初級中學的一名數學教師,多次被評為師德標兵、教學質量優秀教師?!澳苡袡C會站上講臺,全是家里人的功勞。”王小云說,從小到大,一家人都寵著她,家里從沒重男輕女這一說。
為供她讀書,那些年殺的年豬,豬腿肉總是優先留著,然后賣到別家去;地里要是出了好蔬菜好果子,哥哥弟弟總是舍不得吃,父母寧愿自己苦一點,背著沉甸甸的背簍步行去縣城賣,也要一點一滴為她存下學費。
王興東比妹妹大3歲,在王小云考上重慶師范大學前,就已經出現上坡無力、站立困難等癥狀。王小云上大學后,哥哥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誰也不想年紀輕輕就當‘漸凍人’,差不多近一年時間,我都振作不起來?!逼鸪?,王興東并不愿意相信這個事實,但由于這種病的典型癥狀是肌肉萎縮逐漸加重,直至無法站立行走,他努力嘗試了許多次都不見好轉,甚至還摔壞了門牙。有的醫生直言“這病沒法治”,有的則勸他別抱太大希望,唯一能做的就是緩解性治療。
“好不容易走出去,又希望她回來,家里確實需要她照顧?!毕肫鹋畠毫x無反顧地返鄉,楊明珍有些感傷,王小云見狀拍拍母親的肩,安慰說:“媽媽,其實現在的生活也挺不錯?!?/p>
王小云給哥哥洗頭
李苗苗曾是王小云班上的數學課代表,得力小將。今年中考,小姑娘以數學130多分的好成績,為初中生涯畫上了句號。“沒有王老師的幫助,我進步不會這么快?!闭l也想不到,李苗苗曾是班里的數學差生。
孩子們眼里的王老師溫柔,有問必答,是知心姐姐。但孩子們哪里知道,站在三尺講臺守望初心的王小云,心里最大的牽絆是什么。
04
不安定變安定
“我們不會向生活低頭的?!?/strong>
80歲的老鄰居董太學,曾是這家人的老房東。老爺子是個明眼人,拍拍胸脯說:“我敢打保證,這家人為了生活,可以說想盡一切辦法?!?/p>
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吃午餐
當年,棲霞路6號門市還不屬于王小云一家,只是王興東向親友借錢租下的零食鋪。由于正好在云硐中學旁,門鋪生意起初還不錯,但隨著周邊做生意的多了,沒了競爭力,王興東又做起了糧油和木材加工生意。在完全依賴輪椅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去廠房實地選項目。
“怎么做到的?”
“托朋友幫忙,找車拉我去廠里。”
“不會吃閉門羹嗎?”
“當然會,但是多數老板看重效益和誠意,我有信心打動他們?!?/p>
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王興東身上,這種不服輸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王興東去超市買水果
哥哥的努力,也時刻影響著弟弟和妹妹。一來,王小云努力申請調動,最終得到相關部門批準,順利去到家人身邊工作;二來,是弟弟的樂觀積極,給這家人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即便,噩耗再次接連而來,這家人也無所畏懼:
2012年,19歲的王興波在鎮上一家電子廠上班,身體同樣出現無力癥狀,去北京求醫無果,遺傳性疾病,與哥哥當年的情況相同;
2015年,父親的雙眼查出存在失明的風險,而后失明。
“我們不會向生活低頭的。”家里的情況,多少影響了王小云的個人問題,但她卻云淡風輕地說,不要緊,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后來,這套門市我以1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這家人?!倍珜W悄悄告訴我們,大部分錢是王小云出的,在家庭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姑娘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可真了不起。
如此的王小云和如此努力的家庭,終歸會被看見。
兩年前,王小云嫁了人,愛人何騰給了她滿滿的愛,最大程度支持她繼續照顧家庭。而今,兒子航航已9個月大,多數時候由婆婆帶著,婆媳關系十分融洽。
一切的不安定,如今都成為了安定。
05
未來一起加油
“殘疾讓他們坐下去,苦難卻讓他們腰板挺起來。”
因為病情,兄弟倆先前的創業項目沒再繼續。采訪期間,王興波時刻留意著手機信息,王興東不時有業務電話撥進來。原來,他倆正嘗試進入二手車行業,爭取通過一部手機,在線上掙取一些收益。
兄弟倆研究二手車買賣
家里欠下的賬,如今一筆筆還完,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王小云白天照顧家人,夜晚回到學校宿舍備課、寫教案、自學教學心理學。在不為人知的地方,為自己的職業夢努力。
當地民政辦主任余海生介紹,王小云一家性格陽光,從不叫苦,得到了當地人的尊重。
根據相關規定,這個特殊的一戶三殘家庭,享受著國家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和相應補助。今年,在當地政府推薦下,王小云當選為孝老敬親的“云陽好人”。
云陽縣殘聯時時關注著這家人的生活變化,縣殘聯對兄弟倆有意學習二手車銷售一事,給予高度重視。為幫助他們了解市場情況、提高創業技能和規避風險的能力,或許很快,兄弟倆就會迎來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會。
王小云一家人心里明白,每一次慎重的決定,都會迎來新的機會,同樣也會帶來不可預測的挫折,事事如此。未來還需一起奮斗加油。
8月1日傍晚飯后,王小云陪著哥哥弟弟去散步,弟弟帶隊,哥哥隨后,王小云時而在左時而在右。老街上,他們吸引著鄰里的目光,猶如一道風景線。
傍晚飯后,兄妹三人出門散步。
行至分叉口,一人取快遞,一人進超市買水果,一人進了藥房,生活就是這么簡簡單單,幸福亦如此??粗麄兊谋秤?,我們聯想到一句話:“殘疾讓他們永遠坐下去,苦難卻讓這家人腰板挺起來。”
重慶晚報-廂遇記者 李瑯 楊飛 柏雨欣/文 記者 蹇汶佑/攝 實習生 肖葉竹
編輯:蔡靜
校審:羅再芳
總值班:嚴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