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題-一位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

      2022-03-11 13:29:21

      2018年10月,中科大少年班四十周年紀念會上,一個帶著眼鏡的少年目光灼灼看著在演講臺上講話的人。

      周圍有不清楚的家長問道:“上面的人是誰啊?”

      眼鏡少年開口道:“他是天才“怪物”少年,我的偶像學長!可厲害了,那些科學家花了107年都解決不了的東西,前段時間被他研究出來了,現在在麻省理工讀博。”

      家長嘆氣:“唉,厲害是厲害,在國外讀書估計就不回來咯!”

      眼鏡少年憤憤道:“不可能,你別亂說話。”

      像是在迎合少年的話,在演講臺上發表講說的青年開口道:“科學無國界,我鼓勵學弟學妹們在外學,但要記住,我們永遠都是中國人。”

      在演講臺上的青年是誰?他又如何創造了歷史?如今,青年是否已經學成歸來,為國效力?

      “中國少年創造了歷史”

      “一位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成為了照亮黑暗的一盞明燈!”

      2018年3月,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在一天之類連續刊登了同一個人的兩篇文章。

      稍微熟悉科研領域的人應該都有所耳聞,《Nature》是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雜志之一。

      和一般的科學雜志只專注于一個科研方向不同,《Nature》上刊登了很多各個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能夠在《Nature》上發表文章,幾乎成為當今世界每個科研者最引以為傲的事情。

      然而這一次,《Nature》在同一天連續發表了兩篇有關石墨烯難題的文章。

      自從1915年人們發現石墨烯以后,對于這個材料的傳導研究就從未停止,而一直沒有實質突破,至今已經困擾了人們超過107年。

      細看這兩篇文章,作者竟然都是同一人——來自中國成都的曹原。

      而且不僅如此,在《Nature》編輯部收到曹原的文章后,在座的學者都驚訝了,爭相傳看曹原的論文。

      曹原解決了困擾全球物理界百余年的難題,編輯部們激動得不能自已。

      等不及排版,編輯們破天荒在《Nature》的網站上提前刊出了曹原的論文。

      可以說這一次,并不是曹原以能在《Nature》發文為榮,更是《Nature》以能夠發表曹原的科研結果為榮。

      能夠引起全世界學術界轟動的文章,研究的具體究竟是什么?

      若是用專業的話語,解釋出來就太過復雜。

      但若是舉例我們身邊息息相關的事情,就好理解多了。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電了,但是在電力的運輸過程中,會造成嚴重的損耗。

      或許這些損耗單看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可加起來足以造成電力公司上千億的損耗。

      因此,若是誰能夠將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減少,誰就算做出巨大貢獻了。

      但理論說起來簡單,可要想實現,卻不是一件易事。

      早在1911年,來自荷蘭的物理學家就為后人找到了一個研究方向:

      尋找類似于“超導體”這類的材料,便能夠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然而在后人的研究中發現,很多材料要實現超導只能在絕對零度的情況下。

      絕對零度條件苛刻,大規模使用很難實現。

      之后相關的這一難題也困擾了物理界百余年時間。

      直到2017年,曹原在美國讀博時,推斷石墨烯在某種位移情況下,材料質改變,能夠實現超導。

      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曹原不停地做實驗。

      最后在2018年3月證實了自己的結果,并將其發表在《Nature》上。

      曹原的研究和人類的未來生活息息相關。

      超導體不僅是完美的導電體,更能用于磁傳感器、超導計算機、熱核聚變反應堆等等...

      經此一役,曹原的名聲傳遍了全球科研界。

      而更令人驚異的是,曹原在發表文章時,僅僅22歲,還是一名在讀博士。

      曹原的成功令人艷羨,在成為“天才少年”的路上,曹原又有著怎樣的助力呢?

      “父母對熊孩子的容忍”

      曹原如今的成功,離不開他的父母。

      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早在曹原還沒有上學前,他就已經表現出了不同常人的天賦。

      曹原小時候也有著“熊孩子”的一面。

      家里的小玩意兒,從益智玩具、手電筒到收音機,曹原都要伸出“毒手”,把它們給拆一遍。

      父母也不會打罵曹原,他們任由曹原“拆家”。

      不過曹原不同意別的“熊孩子”的點在于——拆開的東西,他都能原封不動把它復原。

      或許對于成年人來說,這并不是困難的事情,但對于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這就不同尋常了。

      父母敏銳察覺到了在這個過程中,曹原展現出來的記憶能力、邏輯能力和動手能力。

      在三歲時,曹原的父母決定從成都移居到深圳。

      當時的深圳正走在全國前段,曹原父母認為,深圳表現出來的科技環境能更加有利于曹原的成長。

      他們在深圳的家位于華強電子世界附

      這個著名的“電子一條街”成為了曹原的啟蒙。

      在同齡小孩還要玩奧特曼怪獸玩具時,曹原已經開始接觸當時最先進的電子設備。

      曹原從小的眼界就這么開闊了起來,他在這里流連忘返,常常忘了回家的時間,需要傍晚父母來接。

      在10歲時,曹原就開始玩起了電路,他還曾在學校里做實驗時用上了硫酸。

      這些“熊孩子”行為,其他家長聽見后肯定都少不了給孩子一頓打。

      但曹原的父母卻選擇義無反顧地支持自己的孩子。

      為了滿足曹原的好奇心,曹原的父母還在家里為曹原搭建了一個“實驗基地”。

      他們給曹原購置了很多物理、化學實驗儀器,讓曹原在家就能夠對科研進行啟蒙。

      在學校里,曾經有一次做實驗需要得到“硝酸銀”。

      但學校里沒有這個東西,只有“硝酸”,曹原便把母親的銀鐲子偷偷拿到學校里溶解了。

      曹原本來以為自己回去后會被父母打罵,但沒想到父母還是原諒了他。

      除了科研,曹原還十分喜歡天文。

      父母知道他的愛好,便斥巨資給他買了天文望遠鏡。

      小時候除了做實驗,曹原最喜歡的便是透過天文望遠鏡去了解更廣闊的宇宙。

      在曹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始終在維護曹原的科研熱情。

      他們沒有像尋常父母一樣,因為曹原的“熊孩子”行為而生氣。

      也正是父母對曹原的“網開一面”,讓曹原對世界始終保持著探索與好奇的心。

      “老師的一句戲言,為他指明方向”

      在曹原11歲時,他轉學去了“耀華實驗中學”。

      耀華實驗中學學氛圍濃厚,卻不像有些學校,只顧學而封鎖了孩子的天

      上學也改變不了曹原好動的天

      他在課堂上會因為學問題和老師頂嘴,也會在課外成為“破壞大王”。

      曹原在學校曾經把桌子和投影儀都大卸八塊,只是為了研究構造。

      學校的老師也沒有就此責怪曹原,相反,老師們都很好奇曹原是怎么做到的,畢竟他手里連工具都沒有。

      學校很快就發現了曹原的天賦,讓他和另外兩個同學一起加入了一個“天才班”。

      在班里,由副校長親自任教,還有六個學校里的頂級教師,全程輔導三人的學業。

      從11歲起,曹原開啟了“超神”模式。

      他在三年內學完了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業。

      也正是在耀華實驗中學讀書期間,曹原第一次對石墨烯超導提起了興趣。

      2008年,曹原正在天才班里上初中的課程。

      當時物理老師黃佳堂給三個學生上一周一次的實驗課。

      相比于其他課程枯燥的課本知識,曹原更期待充滿著樂趣的實驗課。

      當時黃佳堂在做實驗時,突然提起:“要是誰能發現在常溫狀態下的超導材料,那他就可以顛覆這個世界。”

      這句話深深吸引了當時才12歲的曹原,他對物理實驗興趣更深。

      他在之前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看起來一板一眼淡的實驗,居然能夠改變這個世界。

      下課后,曹原因為黃佳堂的話去詢問黃佳堂。

      但黃佳堂只是個老師,他遺憾告訴曹原:“之后的發現,只能靠你們這一代去完成了。”

      黃佳堂在曹原幼時的一句話,竟然成為了他之后數年的夢想。

      2010年,14歲的曹原便參加了高考。

      他以高考669分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能夠考入這個英才班的同學都是年紀小的天才少年,但曹原竟比班上的均年齡還小兩歲。

      雖然年紀比別人小,但曹原的學術天賦并不比別人差,曹原在天才班里依舊脫穎而出。

      2014年,曹原還獲得了郭沫若獎學金,這個獎學金被稱為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榮譽。

      “嚴于律己”

      除了周圍環境的加成,曹原的成就最離不開的就是他自己的努力。

      曹原從小便透露出了堅持頑強的品,他總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曹原的老師曾說,自己要求學生們拿出4分的成績,但曹原總是能做出5、6分的結果。

      2014年,曹原讀完4年本科從中科大畢業后,他飛往美國在麻省理工攻讀博士。

      不過曹原的博士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

      最開始,曹原想去的是Jarillo-Herrero的物理研究小組。

      他對小組研究方向十分感興趣,但曹原在測試時,因為失誤導致以微小的成績差落敗于他人。

      但曹原并不放棄,他選擇“曲線救國”。

      通過進入別的系學,最后還是想辦法加入了Jarillo-Herrero的團隊。

      曾經曹原做了半年的實驗,終于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但他的導師卻告訴他,這個結果是偶然的,巧合并不能證明結論。

      如果是別的人,在收到這樣的打擊后肯定會消沉一段時間,可曹原雖然沮喪,但還是立馬重新再來。

      他廢寢忘食地在實驗室里搞實驗,在同齡人將所有時間都花在游戲上時,曹原癡迷于學術研究。

      曹原總結之前失敗的經驗,不斷調整自己的實驗,最終把眼前的迷霧播散。

      在曹原看來,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只需要用常心對待,失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吃一塹長一智,失敗多了也就有經驗了,曹原也自然而然攻克了自己的問題。

      曹原在將自己的論文發表在《Nature》后,有不少國家、高校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曹原的去向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美國直接給曹原開出了誘人的薪資,更是給曹原提供了綠卡,希望他能加入美國籍。

      連曹原的老師都曾經表示,曹原最好不要回國,呆在國外“更容易看到星星”。

      可曹原面對眼前的誘惑依舊不為所動,他說他是中國人,遲早要回國發展的。

      2018年12月,在母校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周年的紀念會上,曹原也來到了現場。

      曹原告訴自己的學弟學妹們:“科學無國界,我們可以去國外學最新的技術,但學成后一定要回到國內,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少年強則國強”

      2020年9月,曹原獲得了博士學位。

      因為國內沒有和他研究相關的課題組,之后他繼續在麻省理工Jarillo-Herrero實驗室擔任博士后研究員。

      截止到2021年8月,曹原已經在《Nature》《Science》上共發表了9篇論文。

      在國內曾有人說過,能在《Nature》上發表論文,就有資格在國內的重點大學擔任教授。

      而曹原,顯然已經超越了這個資格。

      2021年8月26日,曹原獲得了物理領域青年物理學家最高獎。

      據悉,在很早以前,華為公司就向曹原拋去了橄欖枝。

      學成回國后,曹原將加入華為的天才團隊,突破完善華為的石墨烯技術。

      曹原身上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年少成名卻不被名聲所拖累。

      曹原很少接受采訪,他一直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而且做出成果后,曹原放棄了在國外優渥的條件,選擇報效祖國。

      在如今,我們看過太多的人才投向國外的懷抱,像曹原這樣愿意為祖國造福的天才少之又少。

      少年強則國強,相信曹原學成歸來后,會帶領我國石墨烯方向更進一步。

      曹原的成功雖然很難復刻,但我們能夠中學到曹原成功的方法。

      作為父母老師等,我們不應該扼殺孩子的天

      若只是讓孩子不停地停留在紙上學的層面,長此以后孩子只會成為紙上談兵的人。

      關閉
      精彩放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