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調查局,隸屬于美國司法部,英文全稱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縮寫FBI。“FBI”不僅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還代表著該局堅持貫徹的信條——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象征聯邦警察。
FBI的任務是調查反聯邦法罪犯,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于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方面執行。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于美國憲法的前提下履行職責。五大影響社會的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 反暴行,毒品/有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
FBI是聯邦調查局,直屬于美國司法部管轄,按照聯邦相關法律以及聯邦與各州之間達成的管轄協議對有關案件實施管轄
在19世紀,政府機構經常雇用Pinkertons等私家偵探公司進行破案。1908年,美國西部地區的土地非法銷售激怒了當時在任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他授權司法部長查爾斯·約瑟夫·波拿巴(Charles J. Bonaparte)成立一個小型偵探機構,以此來調查這些罪行。1909年5月,該機構擁有了正式名稱:調查局(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簡稱BOI)。直到1935年7月1日正式改為美國聯邦調查局。
約(翰)·埃德加·胡佛在1924年5月10日成為調查局局長。當時調查局花費大量精力調查沒有犯罪的政治激進分子(如,社會主義者阿爾貝特·愛因斯坦)。當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任時,提醒埃德加·胡佛自由主義不是罪行,而應是現任總統和行政部門的政治活動。
20世紀3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一批臭名昭著的綁架、搶劫和殺人犯,例如約翰·迪林杰、“娃娃臉”尼爾森“、凱特·巴克(人稱“巴克媽媽”)、 Alvin Karpis和George "Machine Gun" Kelly等等。在打擊三K黨的行動中美國聯邦調查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FBI的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于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方面執行,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于美國憲法的前提下履行職責。最初,只有很少罪行在該調查局的管轄范圍之內。如土地詐騙、全國性銀行詐騙、反壟斷犯罪以及跨州界犯罪等。但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新頒布的法律擴大了聯邦政府調查全國性犯罪的范圍。如今FBI每次調查的情報資料后,遞交適當的美國律師或者美國司法部官員,由他們決定是否批準起訴或執行其它行動。其中FBI在反暴行、毒品/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
從幾十名偵探發展到一支三萬余人的隊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自1908年7月26日創建至今,已走過百年歷程。FBI之所以提升知識界傳奇的水平,部分要歸功于像埃德加·胡佛這樣的傳奇人物,他在二戰和騷亂迭起的民權運動期間領導FBI近50年之久;而諸如《X檔案》《沉默的羔羊》等好萊塢大片的渲染也功不可沒。
FBI的官方使命是:通過調查違反聯邦刑法的行為來維護法律,保護美國免受外國間諜和恐怖分子活動的威脅,為聯邦、州、地方或國際機構提供領導和執法幫助,并且能按照公眾的需要且在遵守美國憲法的前提下履行上述職責。其中五大影響社會的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反暴行,毒品/有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FBI曾經有不純的歷史,即支持法律,有時候又破壞它。但在大多數美國人的通常印象里,它是打擊罪行最有效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