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恐龍滅絕后,人類一直認為,人類才是地球上的“霸主”,是智力超群、技術先進的物種,不可能被其他物種超越。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
新的科學分析表明緩步類動物可能繼續生活另一個50億年,而人類和其它動物就沒這么幸運了。
緩步類動物
緩步類動物是動物界的一個門,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
被大家熟悉的水熊蟲,就是屬于緩步類動物,是生存競賽中真正的明星。
這種八足水生動物與線蟲(蛔蟲)的親緣關系更近,在人類歷史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它們都沒有出現過。
世界上有超過1200種不同種類的緩步動物,據信只有不到10%的物種已被確認。
緩步類動物的大小
最大的成蟲體長只有1.5毫米左右,而最小的成蟲體長不到0.1毫米。新孵出的緩步動物甚至可能小于0.05毫米。你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這些完美無瑕的小動物。
緩步類動物住在哪里?
緩步類動物幾乎無處不在,但它們快樂嬉戲的主要棲息地是河石上的新長出的苔蘚。
緩步類動物過著低調的生活。它們不會引起疾病,也不會對農作物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緩步類動物吃什么?
它們以植物和動物細胞的體液為食;有些種類的水熊蟲會吞噬整個活的生物體,比如輪蟲;當環境不好時,有的緩步類動物甚至吃同類!
緩步類動物頑強生命力
它們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最矛盾的動物。這些生物可愛得令人難以置信,就像小飛艇用它們粗壯的小腿四處游蕩,卻沒有造成任何傷害,但它們也享有地球上最堅韌、最堅不可摧生物的傳奇聲譽。
據報道,緩步類動物在火山山脈中滾燙的硫磺泉中幸存下來;它們在喜馬拉雅山頂上,在一層又一層厚厚的冰層下幸存下來,在巨大的壓力和極低的溫度下毫發無損。它們完全有能力在伽馬射線爆發和巨大的隕石撞擊的全球大規模滅絕中幸存下來。
2007年,一組研究人員將這些非凡動物的適應能力推向了極限。研究人員將水熊蟲帶到了宇宙,并在外太空暴露了整整十天,要知道這種環境下,其他生物是都無法生存的呢。
但是,緩步類動物卻生存了下來。
當這些水熊蟲被送回地球并重新補水時,有68%受到輻射保護的樣本存活了下來,還有少量的水熊蟲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孕育了后代。
這才是真正的幸存者!
緩步類動物之所以能存活這么久,是因為它們有一個“隱身”的技能。
當環境極其惡劣的時候,它們可以將身體進入脫水狀態,萎縮身體成一個干燥、沒有生命的球,停止運動,進入一種與死亡極為相似的狀態,此時的代謝大約是正常水平的0.01%。當環境好轉后,身體才會再度復蘇。
為了能抵御惡劣的環境,在“隱身”過程中,它們會產生一種天然的保護性糖——海藻糖,一種凝膠狀的介質,懸浮并保存細胞器、細胞膜和DNA。
緩步類動物可以“隱身”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有的甚至可以“隱身”超過120年。
復蘇時,只要一浸入水中,他們的身體在幾個小時內就會恢復到正常的代謝狀態。
一次真實的案例就很好的驗證了緩步類動物的“隱身”技能。
據報道,科學家們從博物館的干苔蘚樣本中提取出了脫水的緩步類動物,這些干苔蘚至少有100年的“年齡”,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脫水的動物通過簡單的補水就恢復了生命。
結論
無論是火山的灼熱、冰下湖泊的冰冷,還是太空的真空,這些堅硬的小動物都能生存下來。
把它們煮熟,搗碎,放在燉鍋里……都無法摧毀他們,可能是地球上最耐用的生物。
在5億年的時間里經歷了五次大滅絕,它們可能是所有人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最堅不可摧的生物。
緩步類動物已經擴展了可居住環境的概念,了解它們將對地球上的藥物和其他星球上的生存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