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資質持續惡化,隨著大量債務將到期,“浙系四小龍”之一 佳源國際的資金鏈將面臨嚴峻考驗。
01 降級
3月15日,惠譽將佳源國際控股(02768.HK)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下調至“B”,展望“負面”,并將其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下調至“B”,回收率評級維持“RR4”。
惠譽表示,佳源國際控股的銷售狀況持續惡化,后續恢復存在不確定性,進而削弱了公司業務狀況。
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佳源國際合同銷售金額約30.03億元,同比減少39.1%。
在排除收購青島項目的影響后,惠譽預計佳源國際下半年的銷售額仍將同比下降25%-30%。
同時,佳源國際控股的財務靈活性受到了資本市場動蕩的影響。如果無法改善資本市場準入能力,其2022年10月及2023年到期票據的再融資風險將加劇。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佳源國際存續美元債7只,存續規模14.09億美元,其中一年內到期規模有6.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佳源國際離岸債券融資成本較高,平均票息近12%。
近年來,佳源國際對離岸債券融資高度依賴,截至2021年6月末離岸債券占其總債務的4成多,明年底前有9億美元債將到期或面臨回售,公司面臨集中兌付壓力較大。
在境內債方面,主要由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目前存續債券8只,存續規模43.3億元,平均融資成本在8%,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券有28.32億元。
然而,目前佳源國際控股在短期內很難通過資本市場獲取資金,其將依靠自有現金和內部現金流來償還到期債務。
除了惠譽,本月初穆迪也將佳源國際控股“B2”公司家族評級及“B3”高級無抵押評級列入評級下調觀察名單。
信用資質持續惡化,隨著大量債務將到期,“浙系房企四小龍”之一的 佳源國際資金鏈將面臨嚴峻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 “ 佳源系 ”遭遇債務風波,其子公司發行的一筆定融產品發生實質性違約。
02銷售疲軟
據官網介紹,佳源國際控股 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物業服務等為輔的上市企業,2016年3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除了佳源國際,“佳源系”還擁有佳源服務(1153.HK)、深圳美麗生態(000010.SZ)、掛牌新三板的西谷數字(836081)以及在澳交所上市的博源控股和聯合錫礦等上市公司。
從股權結構看,佳源國際的控股股東為明源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3.46%,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沈天晴。
2021年,佳源國際合同銷售金額約360.53億元,同比上升17%,但未達成405億年度目標,達標率為89%。
據克而瑞數據,2021年佳源國際以322.7億操盤金額位居房企第74位,在“浙系房企四小龍”中墊底。
其實,近年來佳源國際銷售疲軟、增速放緩跡象明顯。
2017年至2020年,佳源國際銷售增速分別為123.1%、94.6%、43%和7%。
2019年,佳源國際實現288.68億銷售,踩線完成280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2020年僅完成86%的銷售目標。
但在2019年業績會上,佳源國際曾喊出“三到五年內要把合約銷售金額突破1000億”的目標,如今千億夢碎。
佳源國際經營規模較小,且在低線城市的風險敞口要高于同行。
2021年上半年,佳源國際實現營收93.64億元,同比增長9.4%;實現歸母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22.28%。
值得注意的是,佳源國際盈利能力較強,普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截至2021年6月末,佳源國際的毛利率為31.97%,主要得益于實控人沈天晴頻頻將名下優質項目低價注入。
截至2021年6月末,佳源國際總資產為897.51億元,總負債636.61億元,凈資產260.9億元,資產負債率70.93%。
從“三道紅線”看,佳源國際凈負債率為40.71%、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2.11%、現金短債比為1.29,指標全部達標,居于綠檔之列。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佳源國際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占比75%。
截至同一報告期,佳源國際流動負債有477.49億元,主要為其他流動負債,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合計81.28億元。
相較于短債規模,佳源國際流動性尚可,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105.11億元,可以覆蓋短債,短期償債壓力可控。
除此之外,佳源國際還有159.12億元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貸,其長期有息負債合計147.54億元。
整體來看,佳源國際剛性債務規模有228.82億元,主要以長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債務比為36%。
從融資渠道看,佳源國際主要通過股權和發債來融資,其銀行貸款利率在1.55-11.7%區間,信托貸款及其他貸款的利率在7.1-14%,融資成本較高。
另外, “ 佳源系 ”股權質押比例頗高,其中佳源創盛質押美麗生態股權比例為66.99%,佳源集團質押的5家地產公司質押比例已達到100%。
在資產質量方面,佳源國際的其他應收款高達86.84億元,其中往來款較高,應收關聯方款項占比過半,存在關聯方資金占用問題。
近期,佳源國際也在處置資產回流現金,據悉其委托戴德梁行放售位于香港屯門新合里1號全幢物業,以及新合里3號最頂4層樓層,意向價逾11.34億港元。
總得來看,佳源國際銷售疲軟,業績增速下滑明顯;債務負擔較重,融資成本高企;土儲和盈利能力提升主要來自于實控人的資產注入,自身經營情況一般。
03浙系四小龍之一
初中畢業后,沈天晴做了村會計,期間創辦鄉鎮企業足佳皮鞋廠。因企業業績好,隨后他升任嘉興市鄉鎮企業局副局長,三年后調任嘉興市駐深辦主任。
1995年,在嘉興的一棟小樓房里,沈天晴創辦了佳源房地產公司,開始進軍房地產業務。
其后二十年,沈天晴掌控的“佳源系”商業版圖不斷擴大。
2016年3月,佳源國際控股在香 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沈天晴擁有的第4個上市平臺。
近年來,為實現規模增長,沈天晴不斷向佳源國際注入項目資產。
2018-2020年,沈天晴分別將旗下擁有的多宗上海項目、佳源服務、安徽物業開發項目等通過多數配股+少量現金的方式,并入佳源國際。
2021年1月,沈天晴再向佳源國際注入三個青島項目及一個威海項目,其中僅15%采用現金支付,剩余的則全部采用權益性工具。
隨著資產的注入,確實讓佳源國際控股實現了土儲的增長。
2018-2020年,佳源國際土儲從920萬平方米增加至1765萬平方米,其中僅并購的安徽和上海資產包,土儲就增加超400萬平方米。
但是,佳源國際土儲相對分散,其中江蘇地區占三成、安徽占20%左右、粵港澳大灣區占1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 “ 佳源系 ” 以180億對價收購中天城投集團 100%股權 ,其 資金來源和償債能力 受到質疑。
盡管隨后收購價被下調至89億元,但“佳源系”第二期和第三期股權轉讓款仍未到位,可見其資金鏈之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