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呂布”
他是八路軍頂尖兵王,智勇雙全,先后8次榮獲一等功。
抗日戰爭期間,他曾只身一人沖入敵陣,一口氣砍倒27個鬼子,堪比呂布再世,因此獲得了一個“現代呂布”的稱號。
毛主席見到他都會握著他手,稱贊道:“我知道你,你很厲害!”
這位傳奇兵王究竟是誰?
他到底有多厲害呢?
殺敵報國的熱血
現在的抗日劇中,經常能夠看到八路軍戰士孤身一人,單挑十幾個日寇,拼得渾身是血,仍屹立不倒,直到將所有日寇全部干掉。
有些觀眾批評這樣的電視劇拍得太夸張,但事實上,在當年的抗日戰爭中,像這樣勇猛的八路軍戰士是真實存在的。
這位八路軍戰士名叫呂俊生,是河北邢臺人,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貧困與饑餓中度過的。因為家里實在養活不起,呂俊生年僅13歲的時候就不得不離家闖蕩,當過鞋鋪的學徒,也四處收過羊皮賣錢。
他為了養活自己做出了種種的努力,但是全都失敗了,身無分文又饑腸轆轆的呂俊生只得再次回到生養自己的小村莊。
不過,他這次回家后沒想到趕上了一個好機會,隔壁村的武館正在招收學生,呂俊生的親戚就推薦呂俊生去試試。
這個親戚也不是臨時起意,呂俊生年紀不算大,平時經常吃不飽,但這依舊不妨礙他長成大高個。武館的師父一看到呂俊生,就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塊習武的好料子,高興地收他做弟子,用心教他習武。
呂俊生原本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才來到武館,沒想到自己竟然有這方面的才能,因此格外珍惜這個機會。漸漸地,呂俊生愛上了習武這件事,但不幸的是,習武也不能讓他填飽肚子。
呂俊生不得不回到田地里伺候莊稼。他已經成年了,長出1米9的高個,加上經常鍛煉,呂俊生顯得格外高挑健壯,單看他的體型,很難相信他是個莊稼漢。
平時就算是橫行鄉里的地主土匪家的爪牙們,見到了呂俊生也不敢輕易挑釁招惹。反而是呂俊生在習武過程中,培養出了一副俠義心腸,經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幫那些受地主土匪欺壓的當地百姓討回公道。
不少受到恩惠的鄉親們非常感激呂俊生,有時也會感慨,他應該是個干大事的人,就在這么個小地方種莊稼真是太屈才了。
而呂俊生一直關注著外面的戰火風聲,早就聽說了日寇們的所作所為,懷著一股想要上戰場殺敵報國的熱血,只是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
呂俊生的人生轉機出現在1937年底,當時八路軍部隊進駐太行山,開辟了根據地,與盤踞在這一帶的日寇們展開了抗爭。
呂俊生聽說后頓時坐不住了,辭別了父老鄉親們,帶著大家的祝福,向著揮灑報國熱血的方向走去。
傳奇兵王的一生,就此拉開了序幕。
“活呂布”
日后能讓毛主席都念念不忘的傳奇兵王,在1937年底,還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新兵蛋子。
來報名參軍的戰士們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而高頭大馬的呂俊生在所有的年輕人當中,依舊顯得十分惹眼。
呂俊生早些年習武的經歷,為他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他雖然是個連槍都沒摸過的新兵,卻對戰場生活適應極快,而且不管是什么格斗術,呂俊生總是一學就會。
原本就比別人上手快的呂俊生,還是個非常能吃苦的漢子,不管是多臟多累的訓練,呂俊生從來都沒有怨言,總是積極地跑在前頭。
他這樣的沖勁讓與他年齡相仿的新兵們又羨慕又欽佩,不由自主地受到他的影響,跟著一起悶頭刻苦地展開訓練。
而那些專門負責培訓他們的老兵們對呂俊生也是贊不絕口,一有時間就會找呂俊生聊一聊。
有一回,呂俊生在與老兵們聊天時,聽他們說起了日寇擅長的“白刃戰”。那些日本人因為日本國內流行的“武士道”,幾乎人人都有練過劍道,而且他們還有專門的“銃劍道”,也就是所謂的拼刺術。
每一個日軍士兵都必須接受拼刺術的嚴格訓練,當他們來到戰場之后,他們的長官為了訓練這些士兵,還會喪心病狂地使用活人靶子。這些活人靶子都是無辜的百姓,或者被俘的中國士兵。
這樣慘無人道的做法,讓每一個日軍士兵都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魔鬼。
呂俊生聽得心生怒火,久久不能平息,產生了找幾個日寇較量一番的沖動。這樣的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1938年7月的一天,呂俊生所在八路軍部隊來到山東夏津,遭遇了日寇關東軍的兩個中隊。
這一戰是呂俊生參軍以來,打的第一場激烈交戰,敵我雙方很快就將所有的子彈都打光了。日寇見狀,立刻架起了刺刀,八路軍戰士們也毫不示弱,紛紛拔出了大砍刀。
高大挺拔的呂俊生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惹眼,那些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的日寇士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朝著呂俊生沖過來,準備先把這個看起來最能打的干掉。
對呂俊生來說,日寇的打算正中他的下懷。他一點都不慌張,從容不迫地揮舞著大刀,將自己從訓練中學到的技巧都如數施展出來。這些訓練有素、殺人不眨眼的日寇往往還沒看清呂俊生的動作,脖子上就是一涼,接著就倒在地上尸首分離了。
呂俊生憑一人之力在日寇的包圍圈中沖殺,一口氣干掉了27個鬼子,砍得大刀都要卷刃了,他才停下來喘口氣。
他的戰友們也被他的勇猛帶動,揮刀都更加有力了。而目睹了這一切的日寇已經被他嚇破了膽,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紛紛選擇了轉身逃跑。
在戰斗結束后,在白刃戰中如同戰神一般的呂俊生被戰友們團團圍住,大家興奮激動地稱贊個沒完。
呂俊生憑此一戰成名,“活呂布”的名號就此遠遠地傳播開來。
“全國戰斗英雄”
憑一人之力砍殺27個鬼子,這只能勉強算呂俊生的“出道戰”。
他在每一場作戰都表現得如此勇猛無雙,經常超額完成任務,受到了他所在部隊首長的重用,還因此被送到軍校接受專業的軍事教育。
等到1940年8月的時候,呂俊生又一次迎來了一場惡戰。
為了振奮士氣,沖破敵人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發起了百團大戰。當時日寇在侵占一個地方之后,會迅速在當地修建大量的碉堡和炮樓,這給八路軍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攔在呂俊生所在部隊面前的,就有不少日寇修筑的碉堡。為了解決這些不會動的大麻煩,呂俊生研究出了一種打法,用扔手榴彈的方式,做出迫擊炮的效果,從遠處轟炸碉堡。
為此,呂俊生找來了六七個與他一樣,膘肥體壯的高個戰士,組成了一個臨時投彈小組,專門負責朝日寇碉堡扔手榴彈。
作戰開始后,這個方法進行得非常順利,呂俊生與戰友們總是從出其不意的角度丟出手榴彈,打得碉堡中的日寇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很快,礙事的碉堡就被摧毀得差不多了。
誰知,日寇竟然還有隱藏的暗堡,在明面上的碉堡被炸得差不多時,暗堡中的日寇又開始開槍射擊了。呂俊生的戰友們頓時倒下了一片。
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倒下,呂俊生氣得怒火攻心,卻又不得不保持冷靜,很快觀察出了暗堡所在的位置。他深吸一口氣,憑著習武獲得的出色爆發力,幾乎是眨眼之間就沖到了暗堡跟前。
里面的敵人都愣住了,槍都沒來得及開,發燙的槍管就被呂俊生一把拽住,猛地往外一拖,抓著槍的日寇就被生生拽出了暗堡,驚恐地看著呂俊生,直到咽氣。
這一戰中,呂俊生帶著一個連隊的八路軍戰士,一口氣干掉了100多個日寇,而我方真正損失的戰士只有一個。這一戰打出了八路軍的士氣,也給了日寇慘痛的打擊。
戰后,呂俊生所帶的這個連隊因此獲得了“英雄連”的贊譽,他“活呂布”的名聲也越傳越遠,就連毛主席也知道了。
等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后,呂俊生被選為所在部隊的英雄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全國戰斗英雄大會,還被授予了“全國戰斗英雄”的稱號。
這是呂俊生第四次獲得這個稱號了,在他的整個從軍生涯中,先后榮獲了8次一等功,作戰經歷堪稱傳奇。
當呂俊生走進英雄大會的會場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英雄代表們都用敬佩的目光看向他,紛紛上前與他握手問好。
在這場英雄大會上,呂俊生還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毛主席握著呂俊生的手,對他的英雄事跡贊不絕口,還說著:“你很厲害,辛苦你了!”
但對于呂俊生來說,他只是將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用在了該用的地方,完成了自己殺敵報國的心愿,也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國家,這一切都談不上辛苦。
可惜的是,呂俊生在大會后選擇了退役,這也讓他與“五五授銜”失之交臂,但呂俊生對此無怨無悔。
呂俊生回到了家鄉,開始以一個基層干部的身份,與父老鄉親們一起建設家園,平淡又幸福地度過了傳奇兵王的下半生。
英雄雖已離去,但他們的事跡永遠不會被遺忘,致敬每一位像呂俊生這樣的英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