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是寒性食物嗎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jīng)。《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所以柿子性寒,故而寒涼體質(zhì)或體質(zhì)較弱的人群應(yīng)盡量少吃。特別是有胃寒毛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食用。
柿子的藥用價(jià)值有哪些
1、治小便熱淋澀痛
于柿、燈芯各等分,煎水喝,效果良好。
2、治婦女產(chǎn)后氣亂心煩
用干柿切碎,加水煮成汁后小口小口地喝。
3、治小兒痘瘡入目
白柿天天吃,效果好。
4、治骨長瘡久爛不愈
用柿霜、柿蒂各等分燒研,敷上馬上見效。
5、冶耳聾
干柿三枚切細(xì),加粳米三合,豆豉少許,煮粥,天天空腹吃。
6、解桐油毒
吃干柿餅即愈。治小兒秋痢:用粳米煮粥,熟時(shí)加入干柿末,再煮二、三沸后吃。乳母也吃。
7、治小便血淋
用三個(gè)干柿燒灰存性,研末,用陳飯送服。又方:用白柿、烏豆、鹽花煎湯,滴人墨汁服下。
8、治脾虛泄痢,食不消化
干柿三斤,酥一斤,蜜半斤,用酥、蜜煎勻,放入干柿煮沸十余次,再用干燥的器皿貯藏起來。每天空腹吃三五枚,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