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拉丁學名: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是麥角菌科水蘇屬植物,真菌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
夏季,子囊孢子從子囊內射出后,產生芽管(或從分生孢子產生芽管),穿入寄主幼蟲體內生長,染病幼蟲鉆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破壞了幼蟲的內部器官,但蟲體的角皮仍完整無損。翌年夏季,從幼蟲尸體的前端生出子座。
冬蟲夏草由蟲體與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0.3-0.8cm;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長4-7cm,直徑約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冬蟲夏草味甘性平,歸肺、腎經,補腎益肺,止血化痰。冬蟲夏草含粗蛋白 25%-30%,D-甘露醇(即蟲草酸)7%-29%,脂肪8.4%,尚含腺苷、麥角甾醇、維生素B12、蟲草多糖、多種氨基酸等。《中國藥典》(2015年版),本品含腺苷不得少于0.010%。置陰涼干燥處,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