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高度重視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認真落實《甘肅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要求,加強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完善備案審查程序,全縣備案審查準予備案的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5件,均向天水市人民政府和縣人大常委會報備,報備及時率、合格率達到100%,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斷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政府決策和涉法事務中的參謀助手作用。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縣委、縣政府聘請政府法律顧問3名,要求21個政府工作部門和15個鄉鎮全部聘請法律顧問。各鄉鎮、各部門都確定了本鄉鎮、本單位具有一定法律基礎的人員擔任法制審核員,在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備案審查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法制機構、政府法律顧問和法制員的專業優勢,嚴格審核把關。縣政府實行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向縣人大常委會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備案審查制度,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原則,嚴格按時限和格式要求報送備案,同時,對縣政府部門報送備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嚴格審查,確保了政府和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合法、規范。
健全制度源頭規范。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備案審查工作,將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制定和備案審查工作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把清理、制定、備案行政規范性文件作為依法行政的主要內容,納入年度依法行政責任目標考核,進一步建立健全規范性文件公開征求意見、法制機構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有效期制度、定期評估清理等制度,縣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從源頭上規范了行政機關行政執法行為。
嚴格把關提高質量。在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審查方面,凡是縣政府及政府部門出臺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嚴把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評估清理等七個關口。
科學立項,每年下發報送行政規范性文件立項的通知,對各部門報送的項目進行必要性、可行性論證,有效防止政府規范性文件過多過濫和隨意出臺問題。
認真起草,要求起草部門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確定法律、業務知識豐富、文字表達能力強的人員負責起草送審稿。對送審稿存在照搬照抄、結構混亂、內容不具體明確、文字表達不規范的退回要求重新起草。對涉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利益重大事項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縣司法局主動提前介入,認真調研,由政府分管領導組織征求意見,確保文件質量。
嚴格審查。把合法性審查放在首位。逐條逐句查找法律、法規依據,嚴格規范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同時,力求文件結構合理,邏輯嚴密,內容具體,表述規范,具有可操作性。修改完善形成送審稿后由縣司法局提交政府常務會審議。
集體決定。縣政府制定的每一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都必須由縣政府常務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會議審議時,由縣司法局就草案的起草、審查情況進行匯報,會議審議后作出決定。
公開發布??h政府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都由制定主體發文,通過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方便公眾查詢。
按時報備。嚴格按照要求,確定專人承辦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張家川縣現行有效的《張家川縣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張家川縣質量獎實施辦法》等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自發布之日起15日內,向縣人大常委會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全部予以報備,報備率、及時率均達到了100%,做到了應備盡備。在報備同時,通過文件和網站及時向社會公布,主動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規范清理。張家川縣司法局組織專人對出臺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集中進行清理,按照“廢止、保留、修改”三個類別開展工作,照規定向社會進行公開,清理結果上報天水市司法局。同時,根據《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全市涉及產權保護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天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市場體系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機制的實施意見》,對所有規范性文件履行公平競爭審查程序進行了清理。對全縣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法、民法典、行政處罰法等內容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專項清理,經清理,不存在不符合、不銜接、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