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鄒平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3月16日,鄒平市下發關于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公告,全員核酸檢測拉開帷幕。濟南市衛健委第一批援濱州醫療隊于 3月18 日下午到達鄒平,全力支援核酸采樣工作。
本次援鄒隊伍派出71位醫護人員,王連振也是其中一員,他是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部副主任,有多年臨床經驗。“我們這個團隊年齡最小的23歲,最大的52歲,團隊的所有隊員均經過了多輪核酸采樣培訓并通過考核,是一支有愛心、有擔當、團結、專業的隊伍。”王連振說。
王連振告訴記者,當集結號吹響的時候,他正在吃午飯,他的第一想法就是義不容辭,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支援濱州,對此,全家也都非常支持。在簡單叮囑過家人之后,他火速收拾行李,趕到了集合地點。18日下午,王連振和醫療隊到達鄒平,前往長山鎮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大規模核酸采樣工作。
記者了解到,剛來到支援地時,醫療隊員們每天6時起床,6時30分早餐,7時出發,后來根據指揮部的要求,他們3時50分起床,4時15分早餐,4時30分準時出發,每天都是酒店和采樣地兩點一線。
到達采樣點領取個人防護物資、檢查穿戴完畢后,醫療隊員們隨即跟隨當地人員進行核酸采樣,有的是在廣場,有的在企業,有的在廠房,有的去居民樓,有的在村莊。“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我們每一位隊員都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如果碰到有老人、兒童或者坐輪椅不方便的人,我們都會主動上前,或蹲下,或跪下為其采樣。”王連振說。
王連振向記者介紹,醫療隊有一位50歲的隊員被分配到一個居民小區,需要爬樓入戶進行核酸采樣,基本上都是六層高。為方便核酸采樣,醫療垃圾袋和試管取樣器都需要綁在自己身上,在采集完幾個樓之后,他全身都是汗。回到酒店之后,因為勞累,這位隊員痔瘡犯了,一直在流血,家人勸他請假,他拒絕了,也沒有和任何人說,只是讓同事給他準備了痔瘡膏,然后繼續堅持工作。“我也是事后才得知,他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王連振說。
還有一位隊員賈茹,早晨起床的時候就感覺自己不舒服,但是她沒有在意,到達任務點開始工作以后,吐了一次,但由于工作還未完成,她仍堅持繼續工作,直到完成工作,她由于低血糖暈倒在了采集點。當地工作人員立即聯系車輛,當地的居民也馬上送來一碗熱乎乎的面條,隊員吃完面條以后,慢慢身體狀況才得以緩解。
“鄒平市長山鎮和經開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做得比較到位了,面對疫情,能把各項措施落實到細節,堅持全體人員下沉一線,快組織,快發動,核酸檢測、隔離管理、服務保障、健康監測等工作都做得很好,從而確保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底線。”
“這次來到濱州,我們所有隊員和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居民同心協力,團結合作,可謂是眾志成城,我們深知,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相信我們一定能共克時艱,打贏這場抗疫保衛戰。”王連振堅定地說。
據了解,濟南市衛健委第一批援濱醫療隊每天累計工作時間360小時,截至目前共計3960小時,采集量382600余人次,他們堅守在核酸采集崗位,用實際行動守牢疫情防控線。